Page 251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251
第七章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分析研究
结构刚度过于不足时,支护在围岩变形过程中早已破坏。图 7-7 中,曲线⑦是洞壁位
移 rU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我们想要通过监控量测获得的时间位移曲线,
它直观反映了被扰动的原岩的四个阶段的位移变化状态:围岩无约束自由变形的第Ⅰ
阶段,此阶段位移发展较快;初期支护开始起作用的第Ⅱ阶段,由于支护阻力位移速
率减缓;施作了二次衬砌的第Ⅲ阶段,围岩变形速率大大降低,曲线趋于一个稳定值;
位移趋于稳定第Ⅳ阶段。曲线⑧表示如果支护安设时间过晚,则位移—时间曲线因受
不到支护阻力将以快速度增长,当位移超过 b 点的位移值后,由于围岩松动圈半径的
扩大,很有可能坍塌,即使不立即坍塌也可能因围岩压力加大而使支护破坏。位移—
时间曲线⑦和⑧可供施工人员判别围岩和支护变形是否达到稳定,这对于隧道施工来
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也是新奥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实际量测得到。
图 7-7 围岩变形特征曲线
通过现场监控量测获得的位移并不是围岩发生的总位移量,位移的量测有一个滞
后过程或误差等原因,围岩的全位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空间效应引起的位移,即
在开挖面到达测点之前就已发生的位移;②量测滞后引起的位移:施工爆破后不可能
马上安设测点进行量测,将肯定会损失一些位移;③通过现场变形监测获得的位移;
④监测停止后发生的位移;⑤再进行回归分析时预测产生的偏差;⑥测量引起的误差。
• 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