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6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256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密些),间距为 2~5m,一般布置 5~11 个测点。纵向测量线的测点,沿隧道轴线每
5~20m 布置一个。在地表沉降区以外,至少布置 2 个基准测点,作为地表沉降量测的
参考点。隧道洞口段地表下沉布置如图 7-11 所示。
图 7-11 地表下沉测点布设
(三)量测频率
隧道量测频率表见表 7-1。
表 7-1 隧道量测频率表
量测间距隔时间
项目名称
1~15 日 16 日 ~1 月 1~3 月 3 个月以后
周边位移 1~2 次 / 日 1 次 /2 日 1~2 次 / 周 1~3 次 / 月
拱顶下沉 1~2 次 / 日 1 次 /2 日 1~2 次 / 周 1~3 次 / 月
地表下沉 D < 2B 时,1~2 次 / 日;2B < D < 5B 时,1 次 /2 日;D > 5B 时,1 次 / 周
注:B——隧道开挖宽度,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的距离。
三、监测信息处理与反馈
(一)监测数据处理
通过对洞内净空收敛和洞外地表下沉的量测,监测技术人员将得到大量的数据。
虽然这些数据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围岩和支护的受力、变形等动态信息,但需及时对
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而得到较为直观的结果。由于量测误差所造成的离散
性,按实测数据所绘制的位移等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的散点图上下波动,很不规
则,难以用来分析。需要采用数字处理的方法,将实测数据整理成试验曲线或经验公式。
以确认量测结果的可靠程度,获得围岩变形、支护受力等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以
及在工程中信息化指导设计施工,本书拟采用回归分析处理数据,通过对量测数据回
归分析预测变形最终值和各阶段的位移速率的趋势。常用的回归曲线方程有以下几种:
一元线性回归函数:过测量获得了两个测试量的一组试验数据:(x 1 ,y 1 ),(x 2 ,
• 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