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7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277
第七章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分析研究
隧道主洞和横洞的围岩变形监测值做了比较,在同种围岩级别下对比,主洞的围岩变
形位移值大约为横洞的 2~3 倍。显而易见,受隧道开挖断面大小的影响,横洞围岩变
形位移值较主洞小得多。
在监测实施中,针对该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和不稳定的具体情况,施工过程中应本
着“强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原则,采取快速施工、及时喷锚支护、采取对围岩变
形破坏危险部位进行密切监测和重点加固的方法,防止围岩的塌(剥)落、松弛和膨胀,
确保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确定
如果二次衬砌浇筑太早,将会导致其承受过大围岩形变压力,使得二次衬砌设计
不安全,若要此时控制其变形则不经济;当围岩释放部分变形后,二次衬砌承受部分
后期形变压力:若二衬距离开挖面很远浇筑,由于围岩应将产生松动压力,二次衬砌
除承受流变压力外还承受松动压力,设计也不科学。根据新奥法思想,充分利用围岩
自承能力,允许围岩释放部分变形。但是,变形的释放并非无限制的,当变形释放到
一定程度(不致影响隧道稳定性),应适时构筑二次衬砌。二次衬砌它除了起装饰作
用外,对隧道的耐久性、防水性、安全性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确定二次衬砌支
护时机之前,先对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间进行确定。
1. 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间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隧道围岩变形的释放率(达到 80%~90%)和变形
速率(周边位移小于 0.1~0.2mm/d,或拱顶下沉小于 0.07~0.15mm/d)的要求,结合麻
栗场隧道对具有代表性的断面的现场监测资料统计,确定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间。
统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①Ⅴ级围岩洞段的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间为 30~45d,均
值为 36d;Ⅳ级围岩洞段的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间主要集中为 22~40d,均值为 30d。
②围岩拱顶下沉的稳定时间主要集中为 24~35d,均值为 29d;同断面的周边收敛的
基本稳定时间主要集中为 30~45d,均值为 36d。相同断面拱顶下沉稳定时间较周边
收敛稳定时间早 7d 左右。③隧道上下台阶开挖洞段的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间主要集
中为 28~43d,均值为 37d;隧道分步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洞段的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
间主要集中为 19~25d,均值为 21d。隧道分步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对围岩扰动较小,
因而围岩变形量小;相应的,围岩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也较短。④横洞的围岩变形基
本稳定时间主要集中为 8~12d,均值为 8d;主洞的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时间主要集中为
22~40d,均值为 35d。
2. 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的确定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后期支护的施作,根据规范主要参考变形速率和总位移
量,结合上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到:①总的来说,隧道洞身围岩在初期支护施作后
• 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