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204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的目光面对主持人。主持人必须找准这个时代的特征,定位属于自己的风格,使
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不同受众的欣赏需求和审美追求。
从地域上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形成
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由此而形成不同的文化需求。地域特征、文化
习俗、受众分布差异化等客观条件,是主持风格多元化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形成
多样化主持风格的最大动力。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塑造自身的主持风格,要深入了
解所处地域的文化内涵,尊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受众的文化需求和
心理需求,满足他们的收视偏好。通过突出个人魅力,展现节目风格,吸引受众
收看,起到引领文化潮流的作用;同时注重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主
持风格,注重主持风格与社会、受众、媒体之间的适应性,提升主持风格的艺术
内涵。
受众认同是主持风格塑造的终极目标,只有被受众认可的主持风格才能被受
众接受,并产生影响,从而完成传播内容的有效传递。受众认同是一个具有成长
性、递进性、动态性特征的评价指标。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知识文化水平
的提升,以及大众传播事业自身的发展,受众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在大众传媒由
“广播化”向“窄播化”转变的过程中,受众正在逐渐实现分众与分群。从局部
上看,目标受众的不同喜好、不同特点决定着不同类型主持人的定位与风格,造
成主持人之间的差异性;但从整体上看,在共同文化传播环境下,受众对主持人
的评价标准必定存在众多的共同点,此即受众“群体期望”,满足受众的群体期
望是塑造主持风格有效途径。
受众对主持人的群体期望首先体现于主持人对其社会责任的承担。主持人作
为传媒角色的一种,集合了受众对大众媒介的种种期望:传媒内容的真实与客观、
传媒功能的全面与完善、传媒角色的独立与正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人们对于真、
善、美的憧憬,以及对假、恶、丑的批判。因此,受众对主持人的群体期望除了
传播内容、传播手段等具体的职业技能的期待以外,还有对传播观念、传播角色、
传播文化等宏观上的期待。
“新闻从业者将专业理念沉淀于新闻事件,并通过社会实践加以阐述;它是
理念与实践活动、个体与同行的群体、个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一个结合点”。可
见,主持人要塑造适合受众的主持风格,并非一味迎合受众,而是要把握好受众
认可与社会认可、理想追求与职业要求、客观实际与主观反映之间的平衡,把握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