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205

第八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



             好自身的角色和位置,做到既能适应受众、满足受众,又能吸引受众、引领受众。
                 当今媒体的竞争就是争取受众的竞争,在以“靶子论”为中心的传播观念主
             导下,受众被视为中弹即倒的“靶子”,传者主要是单向的传播行为,受众只能

             是被动接受;如今受众地位日渐提升,受众本位理念逐渐确立,在媒体多元化竞
             争态势之下,需要以受众为中心塑造出符合其需求的主持风格,才能达到一定的
             传播效果。
                 陆锡初教授认为主持风格的成功塑造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主持人自身形

             象的素质,这是基础;二是对节目形象的自我理解和把握程度,这是关键;三是
             受众的主观感受。”可见,主持风格的塑造离不开主持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
             受众的认可。主持人对风格的定位、节目类型的把握决定了风格的艺术性,受众
             的主观感受决定了主持风格的传播力。受众作为传播的对象,关系到传播效果的

             实现,其主观感受十分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实现某种交际目的服务。”服
             饰的选择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自然条件和自我定位。例如,杨澜的追求古典美主持
             风格是受众对主持人及其节目产生的一种心理,是对主持人形象、言行以及节目
             风格的整体感知、联想、体验的集合体,受众对于主持风格的感受,主要通过主

             持人本身的风格、自身的感知方式和所处的感知情景来把握。因此,受众的主观
             感受,或喜欢或厌恶,将影响主持风格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主持风格的社会关
             注度和市场影响力。主持人只有认识到受众主观感受的重要性,才能在与受众的
             互动中,保持风格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主持风格的微观塑造
                 主持风格能增强受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可识别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
             的风格,不同主持风格能够可以帮助受众理解和接受信息。此外,主持人意识到
             自己属于某种风格,就必然在语言、形象和其他表现方式上遵循这种风格的各种

             制约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主持人的传播行为,使得其尽可能适应和保
             持自己的一贯风格。传播媒体为了塑造自身的品牌,有意识地塑造一系列风格类
             似的主持人,在市场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持风格的创新不一定是“从无到
             有”,创新要学会“承前启后”,创新应该遵循“深化、发展、适应”的原则,

             即深化内容理解,美化表达样态,掌握专业规律,适应传媒环境变化和节目发展。
             在世界经济不断走向全球化,媒介不断走向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
             理应担当以下责任与使命。



                                                                                 ·193·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