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222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传播的路径,也使得传播效果越来越优化。
“秒拍 APP”拍摄 30 秒左右的短视频进行新闻实时发布,利用智能手机和
蓝牙遥控器控制的“自拍神器”,HTML5 技术创造出来的“卡通记者”等新媒
体技术都使新闻报道方式更加快捷、可视性更强。大数据、云传播的应用成为融
合新闻生产的支撑,加速了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社交媒体更是为受众参与到新
闻生产中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新媒体技术的集合推动了新闻生产模式的转变,正如日本学者水越伸在著作
《数字媒介社会》中提到传播技术的“模式融合”,这一融合最终会成为数字信
息技术的特征优势,媒介机械、操作界面以及所提供的服务等多个层次都会从技
术层面的“模式融合”扩展开来,其带来的结果是信息能以更高的速度、更低的
成本实现加工、存储和传输。“技术为先”是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媒介生态环境的
必要条件。
从融合新闻编辑的角度而言,技术平台上的动态信息库将原本相互独立的新
闻采、编、评、播融为一体,通过超链接的微内容组合形式,丰富了受众对背景
信息的了解,带来了内容形态的多样性和立体化,无限放大了用户的人文视野和
知识面,完成了信息的共享和共传。
3. 新闻终端:受众需求
全媒体时代中,融合新闻的发展动力既来源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媒介
融合进程的加快,也来自受众对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新闻信息的需求。在双
向信息交换频率越来越高的全媒体时代,受众成为推动新闻生产模式转变中不可
缺少的一环。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做出过“数字化世界中的前途只能 100% 看
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这样的论断。他的这一论断同样适用
于当前的新闻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屏幕来接收新闻信息,数字形式的新
闻资讯成为受众的生活必需品,不论是手机屏、平板屏等前倾型媒介,还是 PC 屏、
IPTV 屏等后仰型媒介,都更加注重受众的体验,力求使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
也有极佳的阅读体验。
移动时代的到来带来了资讯的大爆炸,通过网络获取新闻的用户在不断增多,
同时也被细分。融合新闻编辑部通过信息的整合,将不同类型的产品根据媒介的
特点进行包装,供受众选择,同时实现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因此能够全方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