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63

• 第四章  棉花种植及增产技术




             出苗的杂草种类多、数量大,是棉田化学除草的重点时期。6 月下旬到 7 月上旬,
             随着雨季到来,田间杂草形成第二个出苗高峰,出土的杂草种类和数量都较少。
                 (二)棉花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1. 对间作种植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在进行棉花的养殖中,应该注意对棉花的实际生态特点以及其病虫害的基本
             发病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并在充分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合的棉花轮作技
             术。这对于棉花的生长与发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棉花的种植阶段之中还可以

             充分使用间作种植的技术,通过应用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之上有效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山东是一个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其四季分明的气候状况为棉花的种植奠
             定了良好的季节区分。因此在棉花的种植阶段,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进
             行因地制宜地开展棉花种植。并结合间作种植的基本技术将棉花种植进行合理的

             应用,加强对于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
                 2. 选择的棉花品种应该具备一定的抗病能力
                 在种植棉花之前,需要对棉花的种植地进行必要的考察,并在充分考察的基
             础之上作出下一步的棉花种植分析。在棉花种植之前,需要对当地的土地情况作

             出充分地分析,只有在做好充分分析之后才能够加强棉花种植的有效性,避免在
             以后的棉花种植过程中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在面对其他一些病虫害的时候,也
             能够起到一定的抵抗作用。除此之外,对于所要种植的棉花品种也要作出一个必
             要的分析,只有结合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够保证在以后

             的种植过程中棉花的安全生产,并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
             提升。不同地区的棉花品种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山东地区进行棉花种植的时候,
             应该结合当地盛产的棉花品种进行相应的棉花种植,并加强棉花在以后的种植过
             程中抗病能力的形成。因此,在种植棉花之前的选种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合理的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持续性较强的过程,在对于棉花病虫进行防治的过
             程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于害虫性诱导剂的使用,并通过这种生物防治
             的技术达到去除害虫的目的。在生物防治阶段之中,一些基本的物理设备对于棉

             花病虫害的出现是具有很大效果的,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在以
             后的棉花田间管理以及病虫防治阶段之中应该加强这种生物防治技术的使用。在
             山东地区使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时候应该征求相关技术部门的同意,并在有关部门



                                                                                 ·151·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