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86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由于目前加工水平较低,脱壳过程破碎率高、包衣过程、种皮脱落等导致种子加
工过程损耗大、成本高,提高了深加工种子的价格,令一般种植者望而生畏,市
场竞争力不强。
3. 种衣剂功能单调,种子包衣存在一定风险
在成分方面,目前我国种衣剂多数由杀虫、杀菌剂复合而成,主要用于防治
病虫危害,而其他(如促进生长发育、抗旱保苗等)方面虽有些剂型,但多数功
能单一,复合型的少。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用种衣剂包衣而引起的烂种时常发生,
每年因种衣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烂种减产在某些地区或年份相当严重。其原因一是
种衣剂原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不合理,二是农民拌种时技术不当。
(四)未来提高我国花生种子活力技术途径及加工技术的研发重点
1. 研发和引进快速种子活力检测技术
种子活力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目前,种子活力检测主要分为生理生
化测定(如四唑染色法)和物理特性测定法(如软 X- 射线测定法)。前者较为准确,
但操作烦琐费时,后者准确度较差。因此,根据花生种子特点,研究花生快速种
子活力检测技术很有必要。丹麦福斯电子公司和美国芝加哥种子仪器公司根据四
唑染色原理研制出一种可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仪器(Vitascope),小巧玲珑、使
用方便、测定快速,在禾谷类作物、蔬菜等已广泛应用。可进一步探索在花生上
的应用技术。
2. 研究包衣条件下保持种子活力的贮藏条件
与传统种子带壳贮藏相比,花生种子脱壳包衣后种仁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方面,失去了果壳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种衣剂长时间与种仁接触,有可能
引起种仁活力的改变,导致生活力下降,甚至丧失生命力。因此,应研究包衣种
子保持活力的环境条件、活力衰减规律等,建立包衣种子保活贮藏技术。
3. 研究适合我国品种特性的种子精深加工技术,实现种仁做种
目前,我国花生脱壳破碎率高,分级筛选达不到规格要求,种衣剂包衣脱皮
等严重影响花生种子深加工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是限制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研发适合我国花生品种特性的种子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实现种仁做种的产业化是
当务之急。
4. 研发复合型多功能种衣剂
在深入研究种子包衣后出苗慢的成因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如低温预处理)、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