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183

• 第五章  花生种植及增产技术




             的提高,对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种子进行加工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
             我国花生种子加工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及成本高等
             问题。

                 本部分内容总结了当前花生种子活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
             我国目前花生种子加工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我
             国花生种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思路。
                 (一)种子老化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

                 1. 对出苗、植株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花生种子活力与种子发育、萌发及幼苗生长密切相关。种子老化后,发芽势、
             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增加,而且随着老化程度加剧,各发
             芽指标降低程度增加。甄志高等报道,种子老化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贯穿其整

             个生长发育过程,表现在幼苗干、鲜重及干物质累积速率降低,出苗到开花下针
             的天数增加,开花下针到饱果成熟的天数缩减,产量下降。
                 种子成熟时,细胞膜中各组分的分子排列井然有序,膜的脂质分子相互平行,
             并与膜表面垂直。当种子干燥时,因失去水膜的保护,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排列杂

             乱,膜的完整性消失,如种子再吸胀,膜又可恢复原来的排列而重新获得其完整
             性。种子活力高,膜恢复迅速;活力低,则恢复慢;活力太低的种子,无法恢复。
             高活力花生种子胚根尖细胞表面平滑,细胞均匀紧密,表皮细胞完整。经老化后
             的种子,胚根尖表面细胞发生肿大,表皮细胞疏松突起;老化严重的种子,胚根

             短而粗,胚根尖出现畸形。
                 2. 生理生化特性
                 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以及膜的透性增加被认为是引起花生种子老化劣变的
             重要原因。在老化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子叶

             的增加量大于胚轴。胚轴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增后降,子叶中的
             SOD 活性呈直线下降,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减弱,种子活力逐渐丧失。
                 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组分的变化是花生种子老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花生
             种子经老化后,子叶内肽酶活性下降,蛋白质的合成能力降低,总蛋白、球蛋

             白(贮藏蛋白中最重要的成分)及氨基酸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当花生种子
             活力降到一定程度时,种胚内出现一种蛋白(pI6.2MW10KD),其含量随老化
             程度的加剧而增加。另外,花生胚轴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也是种子老化的



                                                                                 ·171·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