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50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High-yield Pathways


            我国小麦生产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即 1978—1997 年快速上升阶段、1998—2003
            年连续下降阶段、2004—2020 年稳步上升阶段。

























                                    图 2-1 小麦面积和产量波动

                1978—1997 年,我国小麦生产处于快速上升阶段。1978 年,我国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同时国家对化肥和柴油
            的补贴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化肥和农机投入,使得这一阶段小麦的生产能力大
            幅提高,产量从 1978 年的 5384.00 万吨增加到 1997 年的 12328.90 万吨,增幅达
                                                                         -2
            到 129%。小麦单产也较大幅度提高,从 1978 年的 1844.93kg·hm 增长到 1997
                              -2
            年的 4101.88kg·hm ,增幅达到 122%。
                1998—2003 年,我国小麦生产处于连续下降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

            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小麦保护价政策失效,种
            植小麦的比较收益下降,农民种植小麦的意愿降低,农户开始倾向于改种经济作
                                                                         2
            物,小麦种植面积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从 1998 年的 2977.41 万 hm 下降至 2003
                             2
            年的 2199.69 万 hm ,降幅达到 23.77%。相应地,产量从 1998 年的 10972.60 万
            吨下降到了 2003 年的 8648.80 万吨,降幅达到 29.85%。
                2004 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

            “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我国政府紧急出台种粮补
            贴政策,并于 2006 年开始对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刺激了农户种植小麦的



            ·38·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