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53

• 第二章  小麦种植及增产技术




             锈病。在 2008—2015 年,这一阶段的小麦产量相较上一阶段有一定的提升,且
             这一阶段大多数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要强于上一阶段,但多个品种易感赤霉病和
             纹枯病。在 2015 年之后,小麦的平均单产较前两个阶段而言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同时,这一阶段的小麦品种抗倒伏性、抗条锈病性有所增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抗倒春寒能力较弱,且弱筋小麦品种严重不足,这些也是下一阶段小麦品种的推
             广方向。
                 此外,还要适当增加弱筋小麦的推广,但也不能忽视中筋小麦的推广,同时

             要注意小麦抗寒性和抗倒春寒能力的增强,并注意赤霉病的防治。
                 (四)小麦品质强筋不强、弱筋不弱问题突出
                 近年来,我国的小麦主导品种由过去的高产多抗为主逐步向高产优质多抗转
             变,小麦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目前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仍处在转型升

             级阶段,虽然品质在不断提升,但“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我国小麦按照面筋强弱划分为 4 个优势产区,强筋麦区指华北北部强筋麦
             区,中强筋麦区指黄淮北部中筋强筋麦区,中筋麦区指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弱筋
             麦区指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弱筋麦区。根据历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小麦质量

             报告》中的小麦品质性状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的小麦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大多在
             12%~15%,平均蛋白质含量约为 14%,总体来说能够满足一般的生产要求。但
             细化来看,我国强筋麦优势产区的籽粒粗蛋白含量不到 15%,弱筋麦优势产区的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则几乎都在12%以上,强筋麦和弱筋麦产区的优势并不明显。

             就湿面筋含量来看,近几年我国小麦的湿面筋含量基本集中在 24%~33%,强筋
             麦优势产区的小麦湿面筋含量在 30% 左右,对于强筋小麦来说湿面筋含量偏低,
             而弱筋麦优势产区的小麦湿面筋则都在 24% 以上,甚至达不到我国对于弱筋麦
             的标准。除了“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问题,近年来的小麦品质检测数据也表

             明,我国各个小麦产区的小麦质量正逐渐趋同,小麦品质区划的意义并没有得到
             很好的体现。
                 2018 年,农业农村部对全国 12 个小麦主产省 506 份样品进行抽检,其中
             161 份强筋小麦样品中未达标样品有 77 份,未达标率达到 47.83%;79 份中强筋

             小麦样品中未达标样品有 29 份,未达标率达到 36.71%;238 份中筋小麦样品中
             未达标样品 133 份,未达标率达到 55.88%;28 份弱筋小麦样品中未达标样品 9
             份,未达标率达到 32.14%。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小麦品种的品质不达标率仍较高。



                                                                                  ·4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