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P. 57

• 第二章  小麦种植及增产技术




             国农场的准入门槛很高,只有持有“农业教师证书”和通过农业职业技术考试的
             才有资格经营农场,农场的经营非常规范,每年种植的小麦品种、施肥植保等一
             系列田间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从种植到销售要经过 3 次以上的抽检,市售的小

             麦几乎都有专门的标签,以保证其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在法国,麦农不能直接向面粉企业和饲料企业等小麦加工企业销售小麦,而
             是由得到国家认可且持有“购粮许可证”的收购机构负责小麦的储运和商品化,
             这样的收购体系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料质量,进而保证小麦加工制品的质量,同

             时也能够使法国的谷物管理局准确地掌握小麦生产和收购量,并据此制定出口
             政策。

                 三、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加强基础建设引导形成集中连片种植
                                                                2
                 根据钱克明等的测算,北方地区的适度规模为 8hm ,南方地区的适度规模
                   2
             为 4hm 。因此,可以通过农田整治和土地流转加快土地的均质化,实现土地的
             集中连片,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立高标准农田,解决农地的细碎化和分

             散化问题。通过农民自愿、政府引导、企业介入的方式开展农田的“小块并大块”
             工作,统一组织破除田埂,集中细碎化农地,做好确权登记,实现有组织的连片
             种植,以达到或接近适度规模,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为小麦的规模化、集约化、
             高效化经营打下基础,也为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提供有利条件。

                 (二)落实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
                 加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严格规范小麦种子的审定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
             加强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确保小麦的生产安全。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气
             候条件,合理进行小麦品种区划。具体来说,在华北北部、黄淮北部发展强筋小

             麦;在黄淮南部、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发展中筋小麦;在长江中下
             游沿江沿海地区以及四川盆地部分弱筋麦区发展弱筋小麦。农技推广部门要结合
             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提出主导品种建议,在推广优良小麦品种的基础上实施小
             麦统一供种,实行小麦种子的公开招标、统一供种、良种到户,并加强对种子的

             检测,确保统一供种的质量,同时减少行政干预,让农户和供种企业有一定的选
             择权。引导麦农实施小麦的单品种“专种”,从源头上解决小麦多品种混种混收
             混储的问题。另外,我国现行的粮食收储机制将容重作为收购的主要等级标准,



                                                                                  ·45·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