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11

第八章  普通高中发展性教师评价



             标准分评定方法,突破学科界限,按平均分、合格率、优良率、提高率四个等级,
             按 A、B、C、D、E 五个等级进行评分,共计 300 分,共计 300 分。⑤因特殊情
             况而获得积分。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以及全段学习成绩不佳的教师

                 老师或导师在教学中取得突出贡献的老师,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
                 (三)明晰教师学年工作的综合评价实施要件
                 ①把教师的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评价中,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②教师发展性的指标,如教学反思要求、教师评优工作、教师论文、案例、

             设计、课件、课题研究、个人发展等,每个学期要求教师上交教学七大资料。
                 ③根据学校的合理评价需求,将各年级的主要课程分为两大类,并将各专业
             分为两大类,让老师们在小组内进行协作和竞赛。
                 ④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向公众公布教师收入的量化评分。

                 ⑤适时进行改善。每年发布教师咨询意见,并在教代会上根据教师发展的实
             际,对其中的一些条款进行修订,并对评价方法进行及时的改进。
                 (四)教师综合评价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探索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的教师评价,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也

             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制定的《教师学期综合评定细则》,不仅强调了
             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强调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充分体现了
             教师的职业主体性。
                 ①教师评价要恰当地设定教师的发展目标;事实上,每个老师都和学生们一

             样,都想要获得成功和被人注意,老师们也想在有机会的时候出人头地。教师评
             价的引导作用很清楚地指导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学期工作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过程
             进行管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你肯用功,就一定会
             得到很好的评价。相反,单纯的学习成绩不能完全反映老师的能力,而需要教师

             自己的发展。这样的评语使老师们充满了希望,运用央视“幸运 52”节目的宣
             传口号: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学校的目的。
                 ②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评价并非由上而下的强
             制评价,而是以激发其内在发展需要为先决条件。教师的参与和接受评价寻求发

             展并非因为行政压力,而是来自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自身发展需求的驱使下,
             需要并积极地寻求外部的支持与协助。
                 ③教师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省。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是教



                                                                                 ·203·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