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09
第八章 普通高中发展性教师评价
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流程调节的动力机制。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结束
性评价相结合,突出教育改进作用,将自身评价与他人评价有机统一起来,强调
教师要结合自身工作开展自我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
自身工作。在调节过程中,激发教师“直接工作动力”的动力,使教师立足岗位、
追求成功、实现自己的能力、参与创新、获得实效。
③奖励和惩罚的效应。奖励和惩罚是一种加强的奖励。中小学教师考核的效
果与奖励、晋升和选拔挂钩,在奖励和奖励方面,强调正面强化,即表扬和奖励,
激发“间接性工作动机”,以负面激励为辅,即表扬、奖励、批评和处罚。把物
质奖赏和精神奖赏相结合,做到合理、及时、适度。在实施奖励和惩罚的过程中,
学校要有勇气,有方法,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工作。将绩效考核与结构奖金、
效益奖金挂钩,对教学、获奖、考勤等可量化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对不能量化
的指标如质量检测、活动指导、家长工作等进行二次量化,体现干与不干、干多
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从而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考核的效
果与任用相结合,让教师在工作中具有责任感、紧迫感、紧迫感、紧迫感,并能
在工作中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在考核中要做到领导、榜样激励等。
③管理,加强对师资的管理。
加强对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的改革。通过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的改革,构建
内部激励机制,以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和深化
的关键。教师综合评价制度的推行,使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发生了变化,促使了
教师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通过评价与教师的个体兴趣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竞
争意识和质量意识,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全面评价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
进行公正、公正、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使干部工作强度、管理力度、可信
度都得到提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校办
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是领导和管理教师的重要一环,
它具有导向、激励、改进、提高的外部动力作用,从而使学校的管理科学化程度
得到提高。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