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05
第八章 普通高中发展性教师评价
4. 教室讲授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基础。教育方
针、教育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都要在教学中贯彻
和实现。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工作。教学目标全面、明确、层次分明;课程内容
科学有序,重点突出难点,注重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先进,基
本环节优化,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
生的自主思维、创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得当,
效果显著,运用现代教育方法;教师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教学
目标达到了很高的要求,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创造精神,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家庭作业和指导
作业布置、批改、课后指导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续,它的目标是让老师及时
掌握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弥补课堂上存在的缺陷和缺陷,是落实“因材
施教”的有效途径。
评定准则:选择作业,认真修改,及时反馈改正;工作数量适中,达到规格
要求;有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和解答。
6. 监督教育
教学监控是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学业能否达到或达到教育目
的的水平。通过评价,老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提高教学目标。
考核标准:加强日常教学考核,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改革考核方式;按时完成每日的教案评分和考卷质量,并及时反馈。
7. 行动指南
活动辅导是指教师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智力、能力、特
长的培养,体现了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
评价标准: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开展课外活动,如学科、科技、文化、艺术、
有计划;负责教学活动或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有很强的辅导和特长学生的培养。
8. 家庭访问和帮助
教师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纽带,开展好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资源,
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困生转变的重要
手段。
评价准则:积极与父母沟通,定期上门,引导父母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对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