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08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的人变得更好、“差”的人变得更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更好地适应素质
            教育的要求。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活动指导”“家访、助困”等内容,要
            求教师要善于教学、善于教书育人,并具备广泛的文化业务理论知识和组织技能。

            “教学成绩”的“工作绩效”评价,分别是“合格率”和“优秀率”。在对学生
            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时,分别从“标准分”“离散程度”“优缺点差”三个方面
            进行了研究。其目标是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观
            念、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②引导和激励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中小学教师综合考核
            指标的设定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职责、工作业绩进
            行了综合评述;在目标系统中,教师的整个教育和教学行为都能得到反映。例如,
            工作量不仅限于教学,还包括兼职、社会等。它反映了“为人师表”的基本价值,

            它要求老师以身作则、树立模范、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的办事规则、用自己的
            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
            另一方面,在实施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自我评价已不仅仅局限于领导,而
            且要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同组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评价,并确定

            相应的权重,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身正为范”。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应充分考
            虑教师的工作特性,在总体需求的前提下,给予教师施展才华的空间,设立了成
            绩、突出贡献的加分、重大事件的一票否决等。
                2. 鼓励——建立奖励

                激励是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潜能和创造力,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注重
            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更
            高的层次。
                ①有目的性的奖励。教师的评价目的是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引导教师的行

            为,把教师的需求和评价的目的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在教学目标设定及标准的制订上,以“期望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师
            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的难度调整到合适的水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同
            时,指导教师在达到特定的目标后,继续为新的目标而努力。体现了绝对评价与

            相对评价的有机统一。在评价和评价中,每个指标都设置了优、良、中、差四个
            级别,以指导老师们不断地超越自己。要把整体的目标与学校短期的具体目标相
            结合,让老师感觉到自己和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在不失去整体目标的情况



            ·200·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