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07

第八章  普通高中发展性教师评价



             战略系统。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思想、评价目的、评价功能、评价程度、评价方
             法等相互联系、制约的综合。“导向、激励、管理”的评价模型,按照素质教育
             的要求,根据反馈原则,吸收了几种教师评价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两种结构。从

             功能上讲,主要包括“目标导向、激励机制、强化管理”;在内容方法方面,主
             要包括指标体系、方法体系、操作模式。评价目标、功能、过程和方法的系统归
             纳和归纳,以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核心。它强调了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
             调控作用,把评价与学校的管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适合于教师个

             人评价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对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
             途径。
                 (一)“导向型、激励型、管理型”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结构特征
                 1. 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和调控功能

                 通过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导向、激励、管理”功能得
             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评价体系的价值目标、标准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利用反馈
             原则对评价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以实现对教育行为的及时、及时调整、纠正、控
             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以实现总体的优化。

                 2. 破解对教师评价的整个过程的调节与约束
                 “以导向、激励、管理”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评价模式,很好地解决了
             “评什么”“怎样评”等问题。即,构建了一个标准参考框架,并对其进行了评
             价。中小学教师综合评价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体系、组织体系建设、信息数据收
             集、应用分析、数据技术、执行流程调节、价值判定、反馈评价”等客观程序来

             实现。
                 (二)“导向、激励、管理”型教师综合评价模型的内涵
                 1. 指导——以目的为中心

                 ①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育观是对现代教育的根本问题的理性
             理解,它直接影响着人类对教育的态度与行为。教育观的差异必然导致教育与教
             学行为的差异。通过对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和推动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
             的人才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主

             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全面落实教育方针、面向所有人、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的目标。评价指标的设置始终是面向所有人、关爱每个学生、让“优”



                                                                                 ·199·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