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1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概述
从环境监测的内容、对象上来说,凡是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数据、对人
与环境有影响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均为监测
的对象和内容。从宏观上的“五态”(气态、液态、固态、波态、生态)、具体
的五大环境因素(水、气、渣、生、噪)都是监测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内容不仅
要有对环境组分污染物质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还有对环境中的热、声、光、电、
磁、放射性、振动的物理监测;还有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敏感而发生的各种信
息,如生物群落、种群变化、畸形变种、受害症候等作为判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的生物、生态监测;还有综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监测,如遥感遥测、卫星监
测等。
从环境监测的过程又包括:现场调查—设计布点—样品收集—样品处理与保
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首先根据监测目的要求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污染来源、性能、浓度
及排放规律;污染受体(居民、机关、学校、农田、水体、森林及其他)的性能、
所处位置、水文、地理、气象条件及有关历史状况。
然后设计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确定采样时间和频次,并实施样品采集和保
存,将样品及时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
最后,将测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检验,根据相应的有关标准进
行综合评价,写出报告。
总之,“环境监测”是用化学、物理、生物或综合性方法、间断或连续地监
视和检测环境质量、污染物变化趋势、规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全部工作过程。这
是一个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和系统工作。一切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要依赖于
这个过程。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及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
将会快速发展。
二、环境监测的作用
(一)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环境保护工作复杂多样,需要匹配一套环境保护制度,为日常工作的开展提
供引导。环境保护领域的制度多样化,诸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
度等均不容忽视,通过此类制度的实行,能够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
引导作用。而在提高制度运行水平的路径中,环境监测属于重要的方式,即只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