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23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概述



             的环境品质,判断污染物在时间推移过程中的具体变化趋势。此时,环境保护部
             门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当地的环境特征,积极制定环境污染治理方案,竭力解决环
             境污染问题,尽可能减小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持续性的环境监测能

             够为环境污染问题的主动预防提供参考资料,由原本的“污染治理”转变为“源
             头防范”。
                 (五)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信息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是判断环境品质好坏的重要途径,而评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
             重要前提在于提供有关于环境的各项参数。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环境监测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监测后获得环境数据,再由相关技术人员根据此类数据确
             定污染物的种类、分析污染物的含量以及是否超出许可的范围。在完成环境影响

             评价后,识别出污染因子,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消除此类污染因子对环境产生
             的不良影响。
                 (六)环境监测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撑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自然环境品质良好的前提下,事实上自然环境与
             社会经济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共同促进,协同发展。若过度重视社会经济
             发展而轻视环境保护,将衍生出各式各样的环境问题,从而破坏协调的发展环境。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具有必要性。具体在环境保护的日常监测工作中,各部门必

             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明确当地环境品质,再结合监测结果揭示的环境特征匹
             配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在协调的前提下谋求发展。



                              第四节 环境监测的类型与特点


                 一、环境监测的类型


                 (一)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是指对污染源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的例行监测。它是环境监
             测的主体,是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管理的基础。其监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污染源排放的监控
                 即在工业、生活等污染源排放口设置自动监测仪器,或定期采样,测定有害
             物质的瞬间浓度,单位时间平均浓度和排放量,污染物形状等,并建立监测台账



                                                                                   ·9·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