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P. 64
环境影响评价及监测研究
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方法的应用日益普遍。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数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大气扩散模型,可用于大气环境影
响预测的扩散模式多种多样。由于污染物的种类、高度、排放方式以及所处的地
理环境和相对应的气象条件不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也就存在着
差异。为了保证大气环境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具体应用时应该根据评价区域的
地形和气象特征、污染源及污染物特征、时空分辨率要求,以及有关资料和技术
条件等,合理正确地选用不同的大气扩散模型来进行预测运算。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所推荐的新一代大气
扩散模式如 AERMOD、ADMS、CALPUFF 等对于大气物理化学过程描述得更加
全面细致,可以更加有效地对空气质量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各类建设工程和
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可望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我国的大气环境
影响预测中,对于一般建设工程和区域开发评价项目来说,使用最广泛的大气扩
散模型是以高斯扩散模型为基础的。高斯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湍
流统计理论”得到了正态分布假设下的扩散模型,即高斯模型。
(三)预测步骤
1. 确定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一般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
为预测因子。对于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也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为预测因子。此
外,评价区域内某种污染物浓度已经超标,如果建设项目也排放此污染物,即使
排放量较低,也应该在预测因子中予以考虑。
2. 确定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至少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
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围环境空气敏感区的位置等,并进行适当调整。此外,
在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一坐标轴、南北向为 Y 坐
标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3. 确定计算点
计算点可分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这三类,选择所有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作为计算点。
4. 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污染源的类型可分为点源、面源、体源和线源,污染源计算清单可根据污染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