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P. 96

秩序·自由·美——在音乐的世界



            中,鼓吹乐是明清时期最为流行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比如:西安鼓乐、浙东锣
            鼓、苏南吹打、河北吹打、辽宁鼓吹等。下面分别论述。
                一是西安鼓乐。西安鼓乐是流行在西安及所属一些农村的一种以鼓为主奏

            乐器的吹打乐,其中以长安县何家营、周至县南集贤村和蓝田县等几处最为著
            名。西安鼓乐属于古老乐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民间有鼓乐社,其活动主
            要在当地的佛、道寺庙和乐社中进行,有“坐乐”和“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
            乐在室内演奏,它有严格而固定的曲式结构,演奏风格热烈,气势浑厚,曲调生

            动活泼;行乐是行进在街上或在庙会等群众场合演奏的,节奏平稳、徐缓,风格
            典雅。
                二是十番鼓与十番锣鼓。十番鼓,民间称为“吹打”或“苏南吹打”,道家、
            僧家也称之为“梵音”,广泛用于婚、丧、寿、庆等民俗生活中。十番鼓所用曲

            牌有的来源于唐歌舞曲和宋代词调音乐,大多数源于元、明以来的南北曲曲牌。
            著名曲目有:大型套曲《满庭芳》。十番锣鼓,明代已在江南流传,古来名称不一,
            有称“十样锦”或“十不闲”的,也有简称“锣鼓”或“十番”的。其演奏特点是:
            锣鼓段与旋律段有序交替、重叠进行。其曲牌多为元、明南北曲曲牌和民间小曲,

            其中多来自昆曲曲牌,所用乐器较多,按演奏形式可分为:笛吹锣鼓、笙吹锣鼓、
            粗细丝竹锣鼓、清锣鼓等多种乐器编制。由于乐器编制的不同、节奏的变化以及
            轮番演奏的方式等因素,造成十番锣鼓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和变化非常丰富。
                三是山西八大套。山西八大套俗称“八大套”,主要流行于山西五台、定

            襄两县。清中叶就在民间流传,被五台山青庙宗教音乐吸收,僧人们在佛事演奏
            时基本上保留了民间的演奏形式和内容。所谓八大套是指该乐种保存的八套传统
            整套器乐合奏。八大套中的每一套又由两三个至十个左右的曲牌组成,其曲调源
            于民歌、民间器乐曲、戏曲曲牌和宗教音乐。慢时风格清雅简朴,快时情绪欢腾

            热烈。
                四是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的音乐品种。著名的八首
            传统江南丝竹乐分别是《云庆》《欢乐歌》《行街》《三六》《慢三六》《中花
            六》《慢六板》《四合如意》。“行街”是民俗节庆中边走边奏的音乐演奏形式;

            “四合”是一种由四首曲牌联缀成套的“小套”,由《小拜门》(中板)、《玉
            娥郎》(中板)、《云阳板》(小快板)、《急急风》(快板)组成。从音乐情
            绪的整体发展来看,中板段落曲调悠扬、情感细腻、自然流畅、缠绵不绝;快板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