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142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2. 处理控制
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指令对有关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
一过程极少人工干预。处理控制大部分为检查性、纠正性和程序化控制。但应用
程序的计算与处理逻辑错误,程序运行中处理了不应当处理的文件和数据,错误
数据在输入过程中没有被检查出来,或处理过程中使用了不应该使用的程序版本
等,都将影响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处理过程设置一定的控
制措施仍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包括数据有效性检验和程序化处理有效性检验。
3. 输出控制
输出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最后结果,对输出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一是要验
证输出结果的正确性,二是要保证输出结果能够及时地送到有权接受有关输出的
人员手中。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输出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存入外存储器、
打印成书面文件和屏幕显示。其中,打印出的书面文件往往具有法律效力(如会
计报表)或者导致资产的转移(如发货单),因而构成输出控制的重点,输出控
制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发现输出中存在的问题。系统职能部门与业务职能部门在这
方面共同承担责任,控制的具体设计也应从这两方面考虑。
会计部门要在输出文件分发前对其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审核,对正常报告与
例外报告均要进行认真检查。审核检查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核对。其中包括:
业务处理记录簿与输入业务记录簿的有关数字核对;输入过程的控制总数与由输
出得到的控制总数相核对;正常业务报告与例外报告中有关数字的对比分析等。
业务职能部门,也应对收到的文件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检查。在检查中,
要将收到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清单与自己保存的原始凭据清单逐一核对,确定输出
文件内容的完整性;要将人工计算的控制总数与计算机计算输出的控制总数相核
对,以便发现输出文件中有无重复、遗漏或篡改的内容;要将输出文件中有关的
数字与实物核对,进行合理性分析,研究输出中存在的问题。
输出控制的第二项任务是确保输出文件传送工作安全、正确。因此,必须建
立输出文件的分发、传送程序,设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业务职能部门负责登记
输出文件收存记录簿,与收到的输出文件核对,与文件分送时间表核对。
对于屏幕形式的输出也应设立一些控制措施,限制对输出信息的接触,如限
定使用计算机或终端人员、使用进入口令、机器加锁、房屋加锁和权限控制等。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