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187
第六章 业财融合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
识与技能。
第二类是专业的核心课。内容包括中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
理、成本会计、融资学、审计学、企业管理型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等。这是体现
本专业特点的核心课。为了让学习者具备更坚实的会计基础知识,这些教学方式
将强调理论和实际相融通。另外,可以增加多样化实践的课堂课程,并设置“实
践课堂”;使用案例教学,增加案例教学的分量。此外,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
与会计专业的国际案例竞赛等有关赛事,以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训练和锻炼,增
强学生实际能力,充实学业内涵。
第三类是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这一类课题,主要涉及云会计、智能财务共
享、使用 R 编程语言与 Python 的大数据分析和财务管理决策、大数据审计、机
器学习与智能财务、智能财务分析可视化等技术相关的学科课程,同时基于智能
化技术,增加一些基于项目开发的实践课程以及智能会计教学案例。以同济大学
的 MPAcc 教学为例,它在已有教学基础上添加了大数据审计与审计信息化、财
务管理统计学、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分析决策、会计案例研究等相应的专业技
术课程,紧随时代大潮,更加注重实践案例探究和问题解决方案研究,实施了
定制化的复合型培养教学模式,在专业技术层次上进一步革新了会计学科体系
设置。
2. 转变高校现有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培养模式以提高财务会计能力为主要目标,这种培养模式产生了会计人
才供需不匹配的现状。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应转变人才培养思维模式,将会计
学科的建设融入智能化思维。人工智能技术在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发展的基础下
迅猛发展,会计专业领域和人工智能部分属性之间存在着功能上的交叉。因此,
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面临企业内部对人才培养工作目标的阶段性
调整,要求在思维模式方面全面接受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侧重数字化、数
据化、智能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满足企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业财融合背景
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管理型、分析型人才的培养。会计人员
除了需要了解企业相应的财务知识外,还需要再熟悉企业战略发展计划,这样才
能进行企业的重大决策工作,以便实现企业的盈利增长。技术分析代替人力是会
计专业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新时代下人们对企业财务的分析能力也提出了较高
的需求,但仍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会计人员既必须具备坚实的财务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