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201

第七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财融合



             般只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产品设计与运营,一般不涉及柜面的操作,这就使得
             财务部门无法与其他业务部门有效的共享客户资源信息。例如信贷业务的办理,
             信贷部门负责对客户的信贷申请条件进行监督以及贷后监督,但是放贷环节是需

             要银行的财务部门完成,这就使得财务部门与信贷部门不断沟通协调,使得业务
             办理周期增强,客户体验差。同时,其他业务部门需要对客户涉及资金问题的信
             息时同样需要不断地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导致内部信息的流通时效受阻,信息
             利用率低下。


                 二、会计业务流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以信息为主体,通过专门的程序方式,对经营活动和财务信息进行
             的处理反映和控制,为相关需求者提供财务信息。通过三个关键步骤完成信息的

             输出,从数据收集开始,经历信息的处理与储存,到最后的财务报表等形式的输
             出。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的相互之间关系紧密,同时每个步骤又有自己的任务,相
             互之间的配合构成了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
                 (一)传统流程过于简洁

                 核算与监督是传统会计的重要职能,商业银行一直遵循着传统的会计流程。
             在一项业务办理完成后,财务人员会依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又或者用原始
             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并且一直惯性地执行着简易的部门上报—
             财务部审核—领导层复核的传统流程。同时,财务人员基本不涉及业务的内容,

             只是对业务单据进行传递与录入系统,丧失了财务部门的最重要职责。对于财务
             信息的分析更多的仍是仅仅关注于传统财报中的数据,很少根据业务部门需求主
             动提供相关财务分析。由此可见,上述简单、传统的会计流程不能完全帮助银行
             应对复杂多样化的市场,也不能真正地帮助银行更好的发展。

                 (二)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
                 对商业银行的调查统计发现,商业银行的会计科目设置存在个别科目过于简
             单化,缩减科目次级,有的科目则是对末级科目过于细化,导致有个别一级科目
             间存在重叠的情况。例如,在“同业存放款项”下设置二级科目“境内非银行金

             融机构存放款项”,同时在一级科目“各项存款”下设置二级科目“非存款类金
             融机构存放”,科目的核算存在重叠,势必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偏差。还存在对一
             些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如“其他应收款”,商业银行除了按照正



                                                                                 ·189·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