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203
第七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业财融合
销户、印鉴变更处理、对公账户的查询以及冻结,凭证以及银行卡挂失及解挂、
存款业务等。
信贷业务流程信贷业务信用评级环节,不仅要经过多个柜面的环节,还涉及
多个部门以及 19 层领导的签字与审核,需要较长的审核周期,和较高的审核要求。
整个对公业务从业务受理开始到最终业务办理结束基本需要柜面人员独立
完成所有环节。目前,对公业务不仅有类似于其他业务的办理流程,而且还需要
审核和录入的信息相对较多,在业务受理时需要帮助客户填写《开立单位银行结
算账户申请书》,且信息出错将重新填写,所以柜面人员不能分身其他事,避免
由于客户不熟悉填写信息导致的错误;另外在审核环节,柜面人员需要核对大致
10 种证件,无误后还要进行影印;在建立客户信息的时候还要录入原始证件的
具体信息;在业务办理结束后还要花一部分时间进行开销户登记簿以及整理印鉴
卡的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1. 业务办理分散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从目前市场反应结果和办理业务高峰期来看,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分散,效
率明显不足,客户满意度始终无法提高。业务的相对分散,导致会计信息的传递
出现延误,且信息层层递进传递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
2. 柜面人员压力过重增加会计信息录入的风险
前台的柜员必须单独面对所有业务,要在不被投诉的前提下完成多达 80 种
不同业务的审核、验印等工作。那么,理所当然地就需要要求柜员时刻保证高度
集中的谨慎状态和百分百的精神状态,以及足够优秀的服务态度,这无疑给柜员
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很少有人能够持续保持较高的精神状态,
那么势必会导致业务办理效率的逐渐降低,并且会延长每一项业务的办理时间,
当然就会造成极差的客户体验,这也是目前传统银行必须解决的弊端,纵观一些
新兴的网贷服务则以高效率著称,也正因为如此改变了以往银行业在一家独大的
局面。所以物极必反,看似完美的传统会计业务流程要求,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
的作用下,反而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3. 客户信息的重复采集导致银行运营成本提高
单次办理业务时,目前个别业务仍然填写多份申请书,确认多次密码,在初
步审核客户身份后,还需要多份的客户的身份证复印件,并且在这些烦琐的业务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