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2 -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P. 212
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研究
物以及客户经理现场考察的方式进行,该方式在面对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
公司时较为有效。但是面对为数众多,市场相对空白的小微企业贷款时显得捉襟
见肘,往往难以对风险实现控制。其中,主要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导致,对于
小微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可能存在欺诈与造假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传统评估
模式,周期过长,往往都以月、季度、年等衡量,导致了征信评估无法做到及时
性,往往银行采取更多的人力来缩短时间,但这大大增加了成本。通过总行中心
大数据,可以大幅缩短的征信的审核时间,并且能够通过利用评估模型,多维度
分析企业信用以及企业贷款方面的信用,建立数学模型准确及时分析出客户信用,
大大减少了银行后期的运行成本。
4. 完成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控制,让风险控制逐步完善
在贷前环节,目前商业银行对事前风险的控制多是采取传统信贷审核的方法,
但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贷款的欺诈手段也日益复杂化。诸如传统信贷审核不
关注的非结构化数据,银行在日后的发展当中应当予以重视和开发利用,有助于
提高银行的信贷审核质量。
同时,贷前在客户审核信息方面,不再单纯依靠传统信贷审核,借助建立的
客户信息库,完善客户的信息的同时,在客户办理贷款申请时,对客户信息实现
全方位的审核,建立客户“雷达”图,综合评价客户的信贷水平。
对于贷款审核流程,进行再造的目的在于减少“错杀”“漏杀”。相当于
在原有的审核流程中加入大数据的审核步骤,包括客户多维度信息、综合评定
“雷达”图等,对于人行征信不存在信息的客户,通过大数据业财共享平台对其
网购消费等互联网消费数据的采集进行评定,然后综合评定,得出相应的评分,
这样既能提高审核通过率,同时对于客户全方位的审核也能防止日后不良贷款的
发生。
在贷中环节,总行大数据业财共享平台拥有强大运算和储存能力,通过对风
险模型的计算记录,能够对风险实现预警,并且及时获取新型风险,对可能出现
但还未出现的风险也记录在系统,预防风险的出现,具体表现为财务人员借助大
数据业财共享平台对包括信用变化、债务状况流水变化、联系人状态等进行实时
监测,并设置数据增减范围以及关注名单,同时对相关规则进行参考范围的设置,
后台系统对财务人员关注数据的变化进行识别和量化,当超出安全范围时,将及
时对财务人员进行反馈预警,对以往都是人工参与,工作量巨大且效率低下的事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