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177

第四章 隧道检测理论研究




                 (三)岩爆
                 根据岩爆产生的条件(即围岩应力必须超过围岩强度,围岩为坚硬的脆性岩
             石),对其防治应从改善围岩应力条件和加固围岩入手,主要措施有:一是改善

             围岩应力。合理布置隧道位置,使其轴线方向尽量与主应力方向平行,选用合理
             的洞形;通过钻孔卸压法、钻孔水力破裂法(高压注水法)、分部(层、次)开
             挖及在岩面喷洒水使岩体软化等。二是加固围岩。包括对已开挖洞壁的加固和掌
             子面前方的超前加固,加固方法主要有锚喷、钢丝网锚喷、钢纤维喷混凝土、钢

             支撑和锚杆锚固等。三是防护措施。在台车上安装钢丝保护网以确保工人安全。
                 (四)岩溶
                 隧道在岩溶地段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和现场实际,查明溶洞的
             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包括大小,有无水,连通情况,溶洞是否在发育中以及有

             无充填物等)、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地下水的分布状态,有无长期
             补给来源,雨季水量有无增长)等,为施工治理措施的选取提供有效地质依据。
             目前常采用引、堵、越、绕等方法,同时加强衬砌。
                 对隧道工程地质灾害处理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对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和

             成因的透彻分析和全面理解,便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取决于对新技术
             的灵活掌握和合理利用,从地质预报着手,结合其他手段综合治理以取得良好的
             效果。


                 四、隧道工程中防治灾害的有效措施

                 (一)隧道施工中防治突水与涌水现象的有效措施
                 第一,为有效防止突水现象的发生,可以通过先隔水层后开挖含水层。此外,
             也可以通过采取超前预注浆、超前引排等施工技术,以达到有效减少突水地质灾

             害程度的效果。
                 第二,浅埋隧道和熔岩隧道的防治。进行治理浅埋隧道和熔岩隧道时要以堵
             为主,并最大程度上防止地下水位下降,通过这样,可有效避免井泉干枯和地面
             塌陷,进而保护施工周围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第三,非熔岩深埋隧道防治。在隧道工程中,如果出现突水和涌水后,要通
             过检测与预控才能准确分析溶洞、暗河及隧道的交汇位置,采取钻孔疏干和排水
             导坑的措施来治理隧道。



                                                                                 ·169·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