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180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st


            20 世纪 80 年代,国外的一些专家就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冲击回波技术发展非
            常迅速,目前已有 IES 扫描式冲击回波系统、带表面波的冲击回波系统、超薄冲
            击回波检测系统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IES 是 IE 技术发展的

            一大突破,不仅可以快速连续检测,而且增加了检测项目如预应力管灌浆情况等,
            此外还可对结构厚度、缺陷进行三维成像。表面波型冲击回波系统无须取芯标定,
            就可准确检测混凝土的厚度。超薄型冲击回波系统可检测最小厚度约 5cm 的板
            状结构,拓宽了冲击回波方法的厚度检测范围。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冲击回波法

            是 IES 扫描式冲击回波系统。
                冲击回波法适合于单面结构,对于隧道结构检测,具有非常有利的优势。如
            路面、仰拱、隧道衬砌等结构的检测。用钢球产生的超声波和音速范围内的机械
            应力脉冲检测结构时,用传感器可记录观察到多次反射波,通过对其进行频率分

            析,能够获得有关衬砌厚度的数据及特殊反射体的重叠。目前,冲击回波法已经
            能成功地应用于检测 60cm 厚的理想隧道的厚度。
                冲击回波法在工程检测应用中也存在缺点,其能达到的检测深度对要检测的
            材料结构、强度以及应力脉冲的频率依赖性较大,而材料结构、强度以及应力脉

            冲的频率会受到所选球尺寸的影响。另外,冲击回波法还极大地依赖回波响应、
            频谱分析等应力波理论,解释较为困难,而且对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耦合剂层
            厚要求较高。
                (四)声波反射法

                该方法和地震波探测原理基本相同,其原理是建立在弹性波理论的基础上,
            传播过程遵循惠更斯 - 菲涅尔原理和费马原理,本方法探测的物理前提是岩体间
            或不同地质体间明显的声学特性差异。
                声波反射法主要采用波形对比分析和频谱分析两种基本方法,在实际检测中

            通过频谱特征及波形来确定衬砌混凝土的健康状态,从而可判定混凝土内部缺陷
            范围、衬砌体和围岩结合情况及衬砌厚度。声波传播特性是其检测施工质量缺陷
            的物理基础。当声波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成为透
            射波,波的传播方向不变;另一部分能量则被界面反射回来成为反射波。常见的

            声波法检测衬砌混凝土质量主要有透射波法和反射波法。
                透射波法原理与 CT 扫描方法相似,是根据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内部时,在
            缺陷区的声时、波形、波幅和频率等参数所发生的变化来判断缺陷的,要求被测



            ·172·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