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176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st


                三、隧道灾害治理方法讨论

                (一)滑坡、崩塌

                若滑坡为坡残积土沿基岩顶面滑动,滑坡后基岩裸露,且处于暂时稳定状态,
            推断进一步发展与扩大的可能性甚小,边坡不高,则宜以路堑方案通过。采用抗
            滑桩和挡护结合整治的措施,并设天沟与渗沟拦截地表水和排除地下水。如果滑
            坡沿开挖临空的坡脚滑出,滑面随开挖深度而变化,说明岩性软弱,不宜继续下

            挖,宜改用隧道和明洞通过。如果滑坡地段是由于开挖失去平衡,加之雨水下渗,
            古滑坡复活,产生顺层推移式滑坡,则宜采用在滑体上部清方减载,回填反压,
            在滑体下部增加抗滑力。若出现在洞口,则采取增长明洞,并将明洞与暗洞的衔

            接处采用钢骨架混凝土加强衬砌,在洞顶增设纵向截水沟,拦截地表水。产生滑
            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体作用,故需完善滑坡体周围排水系统。
                (二)膨胀围岩
                1. 加强对围岩压力和流变量测

                在膨胀地层中开挖隧道,开挖前应调查其特性和规模,参考其他类似情况的
            工程实例,认真实施设计文件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对围岩压力
            及其流变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量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对地下水探明其分布范

            围及规律,了解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以便根据围岩动态采取相应的施
            工措施。
                2. 选择合理施工方法
                在膨胀地层中开挖隧道,宜采用短台阶法或中央导坑法,但开挖分部不宜过

            多。应紧跟开挖尽快对围岩进行封闭,可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及钢拱架式格栅联合
            支护;膨胀压力很大时,可在隧道底部打设锚杆,也可在隧道顶部一定范围内打
            入斜向超前锚杆或小导管;形成闭合环。斜向锚杆的外斜角度、杆长、间距、范

            围等可按隧道设计规范设定。开挖时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防止水浸湿,故
            宜采用无爆破掘进法。同时在开挖过程中要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及时喷射
            衬砌,减少围岩的膨胀变形。

                3. 加强支护
                膨胀土地段隧道,除开挖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外还要及早进行支护。拱圈灌注
            后,拱脚部位要立即设置足够强度进行支撑,以抵挡两侧围岩向内挤压变形。



            ·168·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