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178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st


                例如,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中采用了浅埋式排水管作为第一道防水措施,又要
            结合当地的情形,施行防水层和防水混凝土作为又一道防水措施,有效地解决了
            隧道的涌水和渗水灾害。

                (二)隧道施工中塌方灾害的预防措施
                塌方现象主要诱因是山体地质结构的不稳定性,在施工的准备初期,要对施
            工区域进行具体的勘查,结合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现代隧道手段,对此区域的岩
            层结构、溶洞和断层等进行实地检测,分析岩层结构的力学特性,制定出最优的

            施工方案。在塌方的防治手段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支护工作,而不仅仅是预防。
            岩层区域采用锚杆和钢架支撑,熔岩区域采用导管的支撑办法。在隧道的施工中,
            常有混合地质灾害的发生,当发生围岩坍塌时,应做好导坑的预防,并用爆破和
            超前支护的方式进行施工的安全预防实施。施工人员之间对施工方案进行细致的

            审核,预见性了解该区域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做好提前预防和保护工作,并在
            状况发生时,做出准确的处理方案,保护施工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挽救施工单位
            的经济损失。
                (三)隧道施工中岩爆灾害的防治措施

                为了缓解岩爆造成的危害程度,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体如下:第一,
            改变围岩性质。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可以通过工作面附近隧道岩壁钻孔注水或喷
            水以软化围岩,一道道减缓或消除岩爆程度。第二,改善围岩应力。主要通过降
            低围岩应力使其比围岩强度小,进而达到防止发生岩爆现象的目的。在隧道工程

            施工中,可以选择光面爆破技术,根据“短进尺,多循环”以减少围岩扰动,进
            而改善围岩应力状态,同时选择正确的开挖断面形式也可以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第三,进行加强支护和超前支护加固。通过相应的加固方法或多种支护方法有效
            组合,以达到防止岩爆现象发生的效果。

                高速公路是重要交通纽带,由于山体的影响,采用的隧道贯通的形式。在官
            坡隧道施工工作中,对龙瑞高速的“咽喉”工程和隧道的安全施工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隧道的进出口位于山体的岩相破碎地带,极易产生塌方的危险。由于溶洞
            和陡倾状裂隙岩石的地质结构,涌水和岩爆的地质灾害也有引发的可能,综合的

            地质影响造成了施工的艰难进行,在经过多次的方案研讨中,实行了强支护、快
            封闭等一系列措施,在连续和创新的作战中,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随之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出行日益频



            ·170·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