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47
第二章 道路检测理论研究
10cm 的块料,并且老黄土不能用作填筑路床的材料;新黄土则是良好的路基填料,
可用于路堤及路床的施工。但新老黄土不得混用,如果在老黄土上填筑新黄土时,
老黄土应有小于 2% 的路拱,以利排水,且新老黄土不得交替填筑。同一层次上
的黄土,其填筑厚度要均匀。
(2)路基断面
路基断面施工的标准是迅速排除路基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或消除黄土的各种
病害,以减轻或避免因路基的变形而引起路基破坏或变形,为此可用以下考虑。
第一,路基横坡应尽可能大(不小于 3.0%),以便迅速排除降水。第二,路肩
与路面的接缝处作防渗处理,以防水分下渗。第三,做好填筑界面的结合处理,
黄土路堤易在填挖交界面产生裂缝,应采取挖土质台阶、强夯或用土工钉来加强
结合、防止在结合处被拉开。
(3)路基高度
黄土填筑路基后,受降水、温度等环境气候因素及行车荷载的影响,土体崩
解、湿陷、产生下沉。黄土高路堤竣工后期因自重压密固结产生很大的压缩下沉,
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黄土高路堤基底应做加夯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黄土高路堤应尽量安排早施工,早完工,以便铺筑路面施工后沉降基本完成。
(4)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的目的是使路基及底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把含水
量、气温变化对路基引起的破坏性应力减小至小于交通荷载所造成的破坏,从而
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能。多数道路的损坏是由于路基发生变形及缺少抗负载能力所
造成的。路基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黄土地区正在施工及施工完毕后的路基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做到防水、保湿,可防止路基形成软点,也可减少因
冰冻引起的路面冻胀作用,减少路面病害。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第一,开工前校
核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善,是否形成了良好的排水网系,使危害路基稳定
的地面水、地下水顺畅排走,必要时予以补充和修改。第二,开工前应做好施工
路段的排水系统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第三,雨季施工时,严防堵塞
水路,泄水不畅及淤塞。第四,路堤填筑每层表面应做成 2% ~ 4% 的横坡以利
排水。第五,用混凝土板拼砌边沟时,接缝处应做防渗处理,安装牢固、无渗漏。
第六,挡墙、护面墙应有良好的排除降水及渗水功能。第七,高路堤路基施工,
应在两侧或一侧(超高段)设临时阻水设施,以防雨水冲毁边坡。第八,路堤填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