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P. 48
道路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管理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Test
至设计高程后,应根据排水系统及时修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流
槽,将水引至坡脚处。
(5)路基压实
疏松的路基填料必须经过充分的压实才能获得足够的强度和水温稳定性,经
过充分压实的路基,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较小,而
压实度低的路基则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进而引起路面的破坏。路基经充分压实,
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铺筑路面,可有效地防止路面病害的发生,提高路面的使用
性能和耐久性。为此要做到:第一,路基施工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应及时补做
土工试验。第二,选择合理的压实机具及根据压实机具的组合形式、选择适宜的
压实厚度和碾压遍数。第三,应尽可能采用羊角碾,大吨位静碾压路机及大吨位
轮胎压路机的组合模式碾压路基。第四,整平完毕后待压的填土,应有良好的平
整度,以提高压实时的均性性及迅速排除地表降水。第五,含水量严格控制在最
佳含水量的 -l% ~ 3% 之内压实。第六,用冲击碾碾压或强夯路基。在此,特别强
调黄土地区路基的压实问题。与其他公路路基粘性土相比,黄土尤其易受水的侵
害,是一种特殊的粘性土。常将黄土路基划分为两类:非湿陷性黄土和湿陷性黄土。
其中,湿陷性黄土作为路堤填筑材料时,由于受水浸湿后,本身结构被迅速破坏,
应有强度减小,若施工不当则会发生很大的下沉量,引起路基失稳,特别是高路
堤地段的填筑更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工程病害。因此,黄土路基的压实也应根据实
际情况的不同合理选择,可采用强夯或冲击碾压或是灰土挤密桩或是灰土填筑等
方法进行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也是冲击碾压或强夯的方法。
冲击压实:冲击压实处理地基的原理是用一定的冲击能量使土体里的水分扩
散固结并挤密压实土体而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冲击压实技术只适合于浅层湿陷
性及湿软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且其有效影响深度一般不超过 80m,冲压遍数以
30 遍左右为宜。在冲压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最佳含水量;受冲击压实机
的机型限制,被冲压的路基长度一般不应小于 120m,宽度不宜小于 15m;每一
层冲压前,应先沿路基边沿冲压 5 遍左右,以减少在冲压过程中冲击能对路基的
侧向挤压作用;用冲击压实机进行路堤边沿压实时速度应稍慢,否则,可能引起
车身滑出路堤;冲压时应注意轨迹的连续性,特别是调头处,不要预留空白带而
影响压实效果。结果可知,冲击技术有效影响深度不超过 80cm,冲击遍数达到
三十遍时,与冲击二十遍的压实度增长无异,冲击碾压只适合于浅层湿陷性黄土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