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大数据技术及安全研究
P. 72
大数据技术及安全研究
Research on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WiFi 热点和接入功能,并满足数据安全传输要求,为实现移动运维了提供基础。
(二)电力数据采集要求和发展
1. 电力数据采集的要求
电力系统需要对电力运行参数、环境、安防、电气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及数据
采集分析,才能实时、有效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联动控制来确保其安
全、可靠运行,防止因电力运行潮流变化、环境变化、非授权作业以及设备状态
老化等引起的不确定、不可控情况,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管控品质。电力运行
情况应含有电压、电流、频率、谐波、功率等潮流数据,才能实现负载监测和有
效调度;电力运行环境部分应含有温湿度、氧气浓度、火灾情况、水位粉尘等环
境相关数据,而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电力安防部分应含有
电子围栏监测、红外入侵、门禁管理、视频监测等安防报警,进而实现电力安全
作业和电力专家远程服务;电气设备状态部分应含有开关、手车、保护压板的位
置温升监测、局放监测、噪声振动及其他异常报警信息,只有有效掌握设备的实
时运行工况,才能更早地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缺陷,进而有计划地进行消缺,
提高设备运行性能。
2. 电力数据采集的发展
电力系统对数据采集要求不仅体现在增量设备上,庞大的存量在线运行设备
更是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进而提高运维的实效性。若对在线运行设备安装数
据采集感应终端,很大程度上需迫使对设备停电予以解决,而停电将直接影响供
电可靠性。所以无接触式无源数据采集单元和机器人巡检数据采集是发展趋势和
方向。机器人数据采集相对人工作业有着明显优势:可提高巡检频次,按 60min/
次巡检,一天可巡检 24 次,区域全覆盖,效率高,24h 全天候作业;可在强磁场、
有害气体、粉尘严重的电力运行环境内,完成设备运行期间的巡检数据采集任务;
标准化作业,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完成数据分析和传输,自动生成报表,
数据存储及时可追溯,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电力通信和数据采集应用设计策略
1. 设计需求及设计框架
电力通信需要与电力网络建设同步,以确保电力网络的覆盖结构完善和完整。
由于电力通信网络内容和包含的业务繁多,所以与各类设备厂家大有关联。不同
的厂家生产的设备多种多样,可利用的传输介质也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根据不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