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46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包括空气密度、风切变指数、湍流强度、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 50 年一遇的极
            大风速等。第三,厂家机位载荷复核。风机厂家对各机位进行载荷计算,以确保
            风机安全性。第四,业主机位用地等因素确认。将现场考察确定的机位坐标等信

            息交由业主,由业主确认各机位无压覆基本农田、矿产资源等情况。第五,发电
            量计算。根据厂家复核的机组安全性和业主确认无压覆基本农田、矿产资源等结
            果后,进行各机位的发电量计算。第六,编制微观选址专题报告。根据专题报告
            规范和要求,编写微观选址专题报告(初稿版)。第七,微观选址专题报告评审。

            对微观选址专题报告(初稿版)进行上会评审。
                第三阶段内容:第一,调整机位布置方案(根据审查意见)。第二,机组适
            宜性分析。根据调整后的机位,进行适宜性分析,包括空气密度、风切变指数、
            湍流强度、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 50 年一遇的极大风速等。第三,厂家机位载

            荷复核。风机厂家对调整后的布置方案再次进行载荷计算,以确保风机安全性。
            第四,业主机位用地等因素再确认。将调整后的机位坐标等信息交由业主,由业
            主确认各机位无压覆基本农田、矿产资源等情况。第五,机位地勘及测绘任务书
            下达。第六,发电量计算。根据厂家复核的机组安全性和业主确认无压覆基本农

            田、矿产资源等结果后,进行各机位的发电量计算。第七,编制微观选址专题报
            告(终稿)。根据专题报告规范和要求,编写微观选址专题报告(终稿版)。第
            八,风电场场内其他分项工程开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二、山地风电场优化设计

                (一)山地风电场项目风险识别
                1. 风资源评估风险
                在山地风电项目投资建设前期,我们必须对拟开发区域的风资源有较为详细

            准确的掌握,并开展相应科学测试,而项目投资的可行性也直接取决于测试结果
            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项目回报。
                风资源具备较强的可开发价值,但全球环境不断变化,风资源也受到影响,
            风电产业的井喷式发展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投用,造成了后续项目盈利空间的挤

            压。常常有项目出现发电设备无法达到满发的情况,生存环境艰难。区域内风电
            项目逐渐增多,风能变化规律日趋复杂。随着风电机组技术的不断进步,适用于
            低风速区域的风电机组不断创新研发,风电机组技术的进步正在突破低风速资源



            36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