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50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网电量、节能减排情况、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多种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同时
对分析结果进行汇总,最后选择出一个综合评价最好的地址的过程。风电场资源
分布情况、交通运输运行情况、土地综合利用、电网土地接入利用情况等,都可
能是我们需要在认真组织研究制定国家和该行政区域已知风电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收集各个区域已知风能发电资源的综合分布利用情况,还要
及时收集各个区域已知风电场的交通运行情况数据,通过对各个已知风电场址的
区域风能发电资源分布情况、电网土地接入利用情况和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和进行比较。
山地风电场微观方面的选址,是更深一步的精确选址,是在风电场整个宏观
方面选址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选址过程规划是指在整个国家宏观风电场建设选
址已经明确的所选定的风电场选址区域范围里,规划大型风力发电场所建设工程
机组的整体结构功能分布以及地理位置,从而最终达到能够使整个大型风电场的
正常工作运行和在物理变化状态下的性能能够达到最佳,进而最终达到能够使整
个大型风电场所的建设机组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大限度社会效益的一个技术
过程。风电场选址可能受到的影响主要因素当然有很多,如针对风力发电电站机
组的结构布置、风电场噪声影响分布率的计算等。其中,风电开发机组的风能布
置利用极为重要,它往往受到电机风能综合利用系数、电机运行功率分布曲线等
诸多因素的直接影响。
4. 风电机组总体布置
风电场布机应充分考虑地形的影响,在风电场范围内分析风电机组布置方式
时,主要考虑的是风机之间距离应着重于沿着风能方向。
5. 风电场集电线路设计
(1)集电线路电压等级
集电线路电压有 10kV 和 35kV 两种电压可供选择,从经济性、技术性方面
对风电场集电线路电压等级比较已有定论,当出线电压采用 35kV 时,从集电线
路回路数量上、线路损耗上,设备投资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经济比较明显高于
10kV 电压等级,故推荐箱变高压侧电压(集电线路电压)采用 35kV 电压等级。
(2)集电线路敷设
35kV 集电线路可选择架空线 / 电缆混合敷设和全架空线敷设两种方式。按
线路设计规程规定,工程导线的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其最大弧垂不考虑电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