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44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第二节 高山风电场建设创新实践与管理
一、风电场微观选址
随着国内风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微观选址作为风电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越
来越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微观选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风电场日后的收益
情况。微观选址做得好,场内风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道路及线路方案经济合理,
风电场的收益必然超出预计;反之,风资源被浪费,道路及线路方案成本增加,
收益上无疑会大打折扣。
通常所说微观选址范围较广,主要分为方案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主要区别
在于边界输入条件、客观因素、参与方、目的性及技术指标等因素,核准前主要
表现为初级方案阶段,受各种因素限制的粗放式评估,工程阶段主要表现为精细
化方案及可执行。微观选址工作主要内容及流程如下。
(一)风资源分析及评估
1. 气象要素分析
为了得到风电场的长期风资源状况,我们需参考风场周边气象站的长期数
据。包括但不限于气象站数据、探空气象数据、MERRA、NCAR、VORTEX、
AWS、3TIER 等多种中尺度数据。这些气象数据对风电场的风资源准确性提供了
有力的数据支撑。分析距离风电场较近的气象站数据,包括月平均气温、气压、
水气压和风向、风速资料。气象站的气象情况,可以从宏观上帮助了解风电场当
地的风资源状况,及可能存在的气象风险(如冰冻、台风等极端气象情况)。同
时,也为测风塔数据的长期化订正提供数据资源。
2. 测风塔配置检查
主要包括对风场各测风塔编号、地理信息、构造、配置信息、仪器仪表信息
及标定信息、运行周期及故障记录等信息的确认。
3. 测风塔数据检验
在对原始数据经过审核、确定后,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具体步骤包括:
采用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内部数据分析系统,开展趋势检验、相关性检验
及塔影效应。
4. 数据修正及补齐
对缺测或无效数据进行补齐和修正,使数据有效完整率达到 90% 以上。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