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高山风电场工程建设实践与运维管理
P. 93
第三章 高山风电场交通道路建设
向。对于风能来说,发电是最重要的应用形式之一,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且环
保效果明显。虽然如此,风能发电对自然环境也是一种人为破坏,进而对周边生
态环境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随着近年来风能发电的快速发展,风电场的数量与
日俱增,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开始引起业界的热烈关注,针
对性研究越发深入。
(一)风电场节能减排优势及带来的环境问题
对风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风力发电方面,此举存在非常理想的环保效益。风
力发电不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不会对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其
释放的物质基本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建设风电场逐步发展成为缓解化石能源
危机、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风力发电拥有众多优势,但其在建设
与运行期间也会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电磁辐射、噪声污染、
危害动物生存、光影效应以及植被破坏等,因此在进行风电场建设时,负责人员
需要仔细分析项目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在充分了解各项对环境产生影响的
要素之后,技术人员需要和业主方、施工方共同制定科学的施工与维护方案,严
密监控建设和运行阶段的各项指标,应用可靠、严谨的管理体系来提升风电场建
设与运行质效,真正保护好当地环境。
(二)陆上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施工阶段的影响
2010 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4182.7 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2021 年
我国陆上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0209 万千瓦。随着陆上风电场大规模开发,施
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发严重。
首先,有相当多的风电场建设在丘陵与沙漠地带,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也提出
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的要
求。但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恶化的抵抗力较差,弹性复原能力也较低,项目选
址阶段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其次,在建设陆上风电场时,需要修建道路、
开挖地基、铺设施工和生产设备等,有时不可避免要砍伐树木、破坏植被,使当
地环境受到不良影响。最后,风电场建设属于大规模项目,普遍会出现挖土石、
扔土石和临时堆放等情况,不仅会破坏一些植物,还会使一些植物被掩埋。在风
电场建设期间一定会应用挖掘机,还有大批工作人员、车辆和设备对地表进行多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