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110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似的二十面体结构,在以 BALB/c 小鼠为动物模型的急性和慢性弓形虫感染的试
            验里,嵌合 Hbc 颗粒产生了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所有这些嵌合 HbcVLPs 均能
            诱导出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产生较高水平的 IgG 和 IFN-γ。这

            些研究表明 HbcVLPs 可以作为传递多抗原表位的载体,对研制安全长效的弓形
            虫疫苗具有借鉴意义。
                2. 外泌体疫苗
                外泌体属于胞外囊泡的一种类型,是大多数真核细胞通过多囊体与质膜融合

            而释放的大小 30~150nm 膜结合小泡。他们可以传送 mRNA、miRNA 和细胞之
            间的蛋白质,作为一种新的胞间通信工具,这对于免疫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并
            且外泌体可携带病原抗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工具用于感染性疾病疫苗的研发。
                最近的研究表明,从弓形虫中分离出的外泌体可以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对急性弓形虫感染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虽然目前对于弓形虫外泌体的研究有限,
            但这些研究将促使人们研发一种基于外泌体的新型疫苗递送系统。
                3. 糖类疫苗
                许多病原体表面都含有糖分子(多糖、寡聚糖),病原体利用其附着和入

            侵宿主细胞。病原体表面的糖分子可被宿主天然免疫细胞表明受体所识别,从而
            产生抗糖素抗体,这使得病原表面糖类化合物成为疫苗研制的候选抗原。对于弓
            形虫而言,其糖基磷脂酰肌醇(GPIs)可被 TLR-2 和 TLR-4 识别从而诱导产生
            TNF-a,引起机体强烈的炎症反应。鉴于糖蛋白疫苗在抗微生物感染方面已被证

            明是有效的,那么进一步选择免疫原性更高的糖类分子抗原,并充分利用糖基阵
            列技术,则可更好地促进以糖分子抗原为基础的抗弓形虫疫苗的研发。























            96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