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136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胚胎造成不可逆影响,最终影响其发育能力。Koo 等(2010)的研究发现,即便
只是将克隆胚胎短暂的(3min)暴露在低温环境中(4℃),也会导致其卵裂率
(93.1%vs76.4%,P < 0.01)、囊胚率(29.3%vs12.1%,P < 0.01)以及囊胚细
胞数(23±2.0vs51±6.3,P < 0.01)显著下降,因此在克隆胚胎的运输和移植
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尤其是在胚胎的移植过程中,虽然从吸取胚胎到将胚胎打
入输卵管或者子宫角的时间很短,也要特别注意保持胚胎温度的恒定,避免冷热
刺激。建议在冬季进行胚胎移植时要保证手术室内环境温度接近春季的室温,避
免对克隆胚胎产生冷刺激。
(五)受体猪手术后管理
胚胎移植受体的术后管理非常重要,因为植入后的胚胎能否着床并继续发
育,与受体子宫的内部环境、激素分泌、营养状况以及疾病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术后应对受体母猪进行细致管理,注意观察受体母猪手术恢复情况,防范手术伤
口感染。受体母猪饲喂量应根据母猪体况适当调整,在妊娠中后期逐渐增加饲喂
量。猪的体细胞克隆胚胎在妊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胎盘发育异常及胎儿退化等问
题(Ruan 等,2018)。有研究发现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胚胎早期发育、胚胎
着床以及胎盘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母猪妊娠 14~33d 期间在饲料中添加精
氨酸可以提高出生仔猪数(Li 等,2014),受此启发,Li 等(2018)将 151 头
克隆胚胎移植受体母猪分为两组,研究了添加精氨酸对母猪妊娠情况的影响。发
现在受体母猪妊娠 14~75d 期间在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受体猪的妊
娠率(62.9%vs44.5%,P < 0.05)。
第四节 生物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一、生物发酵技术应用概述
(一)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加工中的意义
1. 生物发酵技术更加绿色环保
在饲料加工中应用生物发酵技术,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以植物等农副产品
为原材料,在饲料加工中减少了化学添加剂的运用,所生产的饲料更加安全,生
产过程更加环保。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