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177
第六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发展
王晓堂等首次通过高通量测序构建中国仓鼠口腔鳞状细胞癌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差异表达谱,为探讨 LncRNA 调控口腔
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具体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宋国华团队目前已经构建了中
国仓鼠口腔黏膜癌变不同时期的 mRNA 和 miRNA 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
mRNA 和 miRNA 进入功能鉴定和机制研究阶段,对寻找有效的口腔黏膜癌早期
诊断及恶性进展的生物分子标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国仓鼠易受多种致癌因
素的刺激,发展为特异肿瘤。刘球等用雌激素处理中国仓鼠,发现 3 个月后中国
仓鼠会发生垂体前叶腺瘤。Fukuhara 等和 Uchida 等通过给予亚硝胺处理或者移
植仓鼠胰腺癌细胞 PGHAM-1 成功构建了胰腺癌动物模型。此外,乏氧、营养缺
乏和低 pH 影响肿瘤的放疗和化疗效果。李五岭以中国仓鼠 V79 细胞为研究对象,
探讨以上因素在体外诱导 V79 细胞的抗药物阿霉素(Adriamycm,ADR)作用,
结果表明乏氧、营养缺乏和低 pH 都能使 V79 细胞对 ADR 产生抗性,从而影响
肿瘤化疗效果。由此可见,中国仓鼠在肿瘤发病机制和抗癌药物筛选相关研究中
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三、组织培养研究
目前根据抗药性、抗病毒性、温度敏感性和营养需要,已建立了许多中国仓
鼠突变型细胞株,这些细胞株已成为诱变和致癌研究的实验工具。中国仓鼠卵巢
(Chinese Hamsters Ovary,CHO)细胞经建系、培养后用于获得大量异源蛋白,
是生物制药的主要生产载体。CHO 细胞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表达宿主,具有很多
优势:CHO 细胞可无血清悬浮培养,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通过基因扩增可提
高蛋白生产率;表达产物即重组蛋白经翻译后修饰与人的相应蛋白接近,对人类
病毒感染具有抵抗作用,产品安全性较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CHO 细胞广泛
用于合成一系列重组蛋白,这些蛋白已经被临床用于治疗许多人类疾病。另外,
基于 CHO 细胞进行重组药物和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研究,给生物制药行业带来了
巨大价值。Kido 等研究发现,紫色杆菌素通过控制 CHO 细胞周期,提高重组免
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 G,IgG)的产量,提示紫色杆菌素具有单抗生产
增强剂的作用。Henry 等提出,抑制 CHO 细胞凋亡能够提高生物制药的产量。
中国仓鼠肺(Chinese hamsters lung,CHL)细胞被广泛用于染色体畸变和遗传毒
理研究。许多学者以 CHL 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三七、黄连素、脂多糖和纳米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