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174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Research on Animal Biotechnology and Reproduction


            优缺点,对疾病的机理探索、靶向治疗和前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小型猪具有体
            积小、方便操作、易于饲养管理等优势,其解剖学、生理机能和代谢特点亦与人
            类较为相似。虽然猪比非人灵长类动物在遗传上与人类相距更远,但其繁殖周期

            更快、单胎产仔数更高,在多世代的动物模型研究中更具优势。相对于啮齿类动物,
            猪在进化上与人类更为接近,其基因组序列与人类具有更高的同源性,在消化吸
            收、营养代谢和内分泌代谢等方面也与人类较为一致。因此,在研究内分泌代谢
            性疾病方面,利用小型猪制作疾病模型,具有其他实验动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不同品系小型猪以其各自特点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建模实验中。尤卡坦品
            系、哥廷根品系、阿咪尼品系和培品托品系的小型猪性情温顺,十分适合需要反
            复操作和密切接触的长期研究当中;汉福德品系和哥廷根品系的小型猪被毛为纯
            白色,皮肤素沉积均匀,十分适合需要观察体表变化的研究;奥萨博(Ossabaw)

            小型猪是代谢综合征和 2 型糖尿病的易感模型。由于疾病控制和产权保护等因素,
            国际间小型猪关联研究很难开展。目前,我国小型猪建模亦取得重要成果,Li 等
            通过连续 6 周高脂高蔗糖饮食饲喂,成功构建巴马小型猪代谢综合征病理模型,
            并发现试验组小型猪出现高脂血症、脂质沉积、高胰岛素,以及由炎症因子等引

            发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多,说明长期饮食诱导可引起巴马小型猪代谢综合征
            和慢性肾组织损伤。
                陈民利在报告中指出,五指山小型猪和西藏小型猪在高脂饲养条件下均易产
            生动脉粥样硬化(AS),并伴随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等

            多种与人类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是,二者在 AS 发病的病症特点和易感基因方面
            存在诸多差异,五指山小型猪适合于外周胰岛素抵抗的代谢性疾病模型研究,而
            西藏小型猪更适用于中心型胰岛素抵抗的心血管疾病模型研究。王郭琦等的研究
            表明,腺嘌呤和地塞米松联用可以成功构建贵州小型猪肾阳虚模型,建模后小型

            猪表现出畏寒喜暖、生殖减退、精神萎靡和消瘦等典型肾阳虚症状。魏杰等在报
            告中指出,中国农大小型猪具有基因纯、健康敏感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在代谢性
            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重要作用。
                Gregory 等的研究表明,通过部分结扎版纳微型猪胰腺可以构建慢性胰腺炎

            模型,其严重程度与结扎后饲喂时间呈正相关(P < 0.05)。石兴勇等在报告中
            指出,我国目前各具特色的实验用小型猪品系需要增加投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
            术例如基因编辑和动物克隆技术,加速小型猪的定向化培育进程。由此可见,各



            160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