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研究
P. 49

第二章  病毒性动物疫病防控


             生物传感器,通过石英晶体压电效应,灵敏地将电极表面物体的质量变化转换
             成电信号频率变化,再通过计算机获得高精度数据的质量检测技术,测量精度
             达纳克级,在疾病生物标记物、病原体、环境、食品污染物等领域都有应用。

             其中,基于适体的 QCM 技术在病毒检测中表现出高特异性、高精准度等优点,
             Brockman 等设计了一种 QCM 检测方法,将 H5N1 AIV 的特异性 DNA 适体通过
             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固定在 QCM 传感器表面以捕获 AIV,再结合磁性纳米微粒
             作为信号放大器,用于快速检测 H5N1 亚型 AIV。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检测限

             为 1HAU,检测时间为 1h。此外,一些新兴的纳米材料也广泛用于 QCM 技术以
             提高检测效率,Wang 等将多孔纳米金膜固定于电极表面制作了一种 QCM 传感
             器,通过共振频率检测 H5N1 亚型 AIV 滴度,检测限为 2~4HAU/50μL,检测时
             间可缩短至 10min,与其他亚型 AIV 无干扰。所以,QCM 作为一种新发展微质

             量传感器,虽然目前对于 AIV 检测的报道较少,但其具备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
             可实现实时监测等巨大优势,再结合信号放大等技术,将成为 AIV 检测的有效
             手段。
                 3. 表面等离子共振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发生在两种介质表面,
             电子发生共振的光学物理现象,SPR 生物传感器则是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一种传感
             器技术,现在多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病原检测等。将具有相互作用的
             一对分子中的一个固定于SPR传感器芯片表面,另一种通常以溶液形式流经芯片,

             如果两者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则会引起传感器芯片表面质量变化,导致折射率变化,
             引起波长或 SPR 角的变化,再转化为电信号输出,所以可以通过分析电信号检
             测生物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传统 SPR 对传感器信号有不同的检测方式:
             Wong 等建立了一种相位调制 SPR 传感器用于检测 H5N1 抗体,与 Biacore 检测

             系统相比,其检测限可达到 193.3ng/mL,分别提升了 517.3%、258.7%(Biacore
             系统检测限为 1μg/mL、0.5μg/mL)。Chang 等利用 H7N9 亚型 AIV 单克隆抗体
             开发了一种强度调制 SPR 生物传感器,可在 10min 内完成 H7N9 亚型 AIV 的检
             测,检测限为 144 拷贝 /mL,比 ELI-SA 法高 20 倍。Qatamin 等建立了一种基于

             电位调制的电化学 SPR 检测方法,可高效检测 H5N1 亚型 AIV。上述 SPR 可以
             对 AIV 进行检测,但其灵敏度稍差,无法实现病毒的痕量检测,而纳米技术的
             发展也带动了 SPR 的发展,利用纳米材料制备的 SPR 传感器可以大幅增强检测



                                                                                     35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