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P. 208

美术馆展览及策划研究
            Research on Exhibition and Planning in Art Museums


            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落成,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1925 年 10 月 10 日故宫博物院成立,目前拥有藏品
            1863404 件。建筑以人为尺度,体现为通过建筑的体量、比例、形态、风格及其

            文化属性带给人的价值。“方盒子”意指那些现代主义建筑。
                受包豪斯体系影响,现代主义建筑简洁、理性,重视功能,强调几何形态与
            抽象图形的平衡统一。不论是极简主义还是国际风格都以简洁彰显理性的空间气
            质。直线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由直线构成的方或方块是形体的基本形态。从建

            筑造型来看,方盒子类型的建筑在今天的城市运用最为广泛,在这一类型的建筑
            造型中,有些是更有意味的方盒子,如勒·柯布西耶(LeCobusier)的萨伏伊别墅、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w National Gallery)、纽约新当代美术馆、MoMA 等。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于 1968 年由现代建筑先驱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设计,被当时的建筑界美誉为现代“帕特农神庙”。这座美
            术馆建筑整体造型简洁到极致,将人们对建筑体块的接受度逼至极限。整个建筑
            呈扁方体造型,分为地面一层的大厅和地下一层的展厅,一层展厅拥有巨大而又
            开敞的展示空间。周围墙壁立面是由巨大的整片玻璃幕墙与钢柱相结合,透明的

            玻璃材料在建筑内外部之间建立了一种通透的视觉体验,内部的艺术呈现与外部
            的城市景象可以自如穿越这层亲切的屏障,这种风景的穿透性是亭子这种东方建
            筑的观景原理。人在美术馆的幕墙外可以看到美术馆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可以看
            到自己与环境在玻璃表面反射出的影像,巨大的玻璃成为影映出周边实际场景的

            巨屏。在内部参观时,能深切地感受到现代建筑中钢与玻璃运用的绝妙,与众不
            同的空间体验也会让人直接感知空间语言以及它所表述的一种超现实的调性。这
            座透明的黑方盒子美术馆的展示功能划分明确,地面层用作临时展览,长期固定
            陈列在地下层中,展品与建筑空间的现代风格不谋而合。

                “怪盒子”建筑意指对于一件成功的建筑作品而言,异形的特征也是建筑形
            式符合内容宗旨的表征。怪盒子与其说是怪,确切地讲应是奇,当代艺术博物馆
            以独特另类的造型成为其标新立异的主要特征,建筑艺术的坚固实用让人愉悦,
            庞大的体量、有机甚至是超有机的形态与材质,将艺术在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的

            文化指向物化,这种物化后的空间会给人的视觉与身体感受带来一种能量,一种
            指向未来的可能。这类型美术馆通过各自的艺术主张追求建筑造型的视觉仪式感,
            这种仪式感通过排他和唯一来实现,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形式的怪异与功能的实



            200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