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204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四、适度扩招,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数”与“质”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必须明确

            意识到:量的发展是基础,质的提高才是目的。如今,大多高校的扩招,只是满
            足了“量”这项单一指标,离“质”的提高还有一定的差距。高等教育的发展也
            应与经济等一样,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即高校的扩招,必须“适
            度”。2012 年,中国教育部也已经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立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适度
            扩招应以高校的最大承受能力为限,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从高校的实际
            条件与情况出发,制定比较切实可行的适应本校发展的扩招计划。以降低质量为

            代价扩招,对学生、社会甚至国家都极不负责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
            教学设施等具体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招生计划,不要跟风盲目扩招。适度扩招的
            同时,高等学校内部的投入如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也应做出相
            应调整,以适应高校适度扩招后的需求。


                五、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内部的质量必须有制度来保障。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高校主

            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选编、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环节
            的组织等一系列活动,对高等学校全体成员的教育教学、学习与生活提出一定的
            要求与标准,力求做到有章可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功能在于促进和保障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由于中国各高校基本情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不能强

            求高等学校质量保障制度的一致性。但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建立也
            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一)确定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方针与目标

                质量方针是指高等学校运行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各项质量保障活动的根本方
            向。质量方针不仅是高等学校领导质量素质意识的体现,也是高等学校文化的反
            映。在制定质量方针时,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发展趋势、社

            会需求形势等来研究确定,从而制订出具有特色的、生动具体的适合学校发展的
            质量方针。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确定质量方针之后,要
            制订有关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既要尽可能地量化,又要表明



            196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