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My FlipBook
P. 173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但是由于实践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该项工作的
整体流程往往存在一概而论,往往把财务审计的着重点放在了事后审计,这前、事中的财
务审计的参与程度都不高,这就导致了单位缺乏彻底了解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尤其是项目
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要是没有在事前和事中财务审计的参加,事后财务审计和监管就
会在诸多方面受到恶劣影响,甚至陷入被动的状态中,但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与审计必
须要贯穿始终,是连贯性的,系统性的,事前、事中,事后财务审计的每个环节都是紧密
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样才能使财务审计工作监管等作用发挥到应有的水平。
(三)财务审计工作缺乏效率,财务审计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
财务审计工作效率要想得到发挥,要确保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由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
和审计单位处于平级,在平时的工作单位中也有或多或少的交集,甚至部分被审计的行政
事业单位要比审计单位的层级要高,这就使得审计单位对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
制约,不平衡的审计工作,在做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无论是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会承担着巨
大的压力,而该项工作的独立性要求着能够作为整体安排流程,所以最终的审计结果也一
定会受到影响的。财务审计之所以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监督体系
的不完善,另一个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随时保持行之有效的协商和沟
通在与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如果协商的程度不够,可能没办法保证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
是在现在这种形势之下,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问题,不光如
此,交流不足在部分单位之间,会导致落实难度有所增加在协调工作中。另外,从行政事
业单位特有的性质层面了解,社会公共服务的类型中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透明和公开是
财务管理必须保证的,自愿接受社会各个阶层的监督。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
根本就没有深入到骨髓,而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不痛不痒,信息共享机制也没有及时制定
完善,因此可以想到监督职能难以发挥。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忽略了对具有独立和专业的
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建设和培养,就算有内审机构,大多形同虚设,内审人员也大都缺
乏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审计、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或者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是零零散散,
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架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在平时开展工作时
会受到限制。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开展不够,这就使得出现了无
法达到预期的审计结果,不明显的审计效率,无法充分发挥的财务审计监督作用。
(四)复合型审计人才严重不足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的优化改革,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介入公共管理的职
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多样化,多维度的信息要素、各种管理规则、各种财
务数据往来结构十分纷繁复杂,因此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审计过程中,传统型的财
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已经无法完全胜任现有的财务审计结构,特别是对于多样性的
数据结构、多样化的参数处理、丰富的审计要素、庞大的财务账目核对,以及财务核算、
财务执行、财务决算、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种账目的复杂往来与关联关系,都需要综合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