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My FlipBook
P. 177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第三节 财务协同审计




                     一、协同审计的概念和优势

                 (一)协同审计的概念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应用规范的信息技术平台来建设良好的协同审计环境,缩短
            沟通时间,突破空间性限制,加强协调配合及联系,在这一基础上提升审计的效果。协同
            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部分,其重点是说明系统中的各项要素应当相互联系,进行规范性的

            整理,使复杂事情的特征和机理有效协同到一起。对于协同审计来讲,其实是以协同理论
            为主,根据大数据、信息化的特点来建设相关的协同审计平台,相关审计人员在跨越时间

            和空间的基础上开展审计管理工作,找寻出审计的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审计工作方式,
            以此达到全面审计监督的目的。
                 (二)协同审计的优势

                 目前,做好协同审计工作,其实是迈入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基本发展形势,通过探
            究来看,协同审计自身具备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有效找出审计的要点,使
            用大数据技术将相关数据整理到一起,加以探究和分析,基于数据之间存在的联系性和逻

            辑性来探究数据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二是可以在审
            计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当前,在审计前期、中期、后期中有效的应用大数据技
            术,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通过改进和优化审计模式,能够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目的,

            特别是基于组织管理方式的协同性来讲,可以完成审计业务的一体化操作。三是可以减少
            资源过度输出。在协同审计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审核和整理数据,能够降低时间以及空间

            的约束,综合性使用各项资源,进而提升审计效率,促使审计工作良好开展。

                 二、内外部审计的协同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的必要性
                 1.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剥离,民间审计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以

            专业注册会计师为主力的配置,使他们展现出了较为稳定的审计能力。民间审计就此成为
            我国外部审计的核心部分之一,它的存在能有效帮助所有者确定该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程
            度。现代内部审计是为了提升的内部管理力度、使公司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控制风险而出现

            的。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会计系统需要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共同努力,相互
            配合,完成资产状况的测算和资产安全的保障。

         168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