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My FlipBook
P. 180

第六章 财务审计

                 4. 注意内部审计质量,为外部审计奠定基础

                 要重点负责内部审计的完成情况,提升对于内部审计的把控力度,从项目选择、项目
            审核、资料整理等多个方面,重点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内部审计的成果会为外部审计提
            供有效参考,当内部审计的材料质量较高时,外部审计团队才有发挥其技术优势的空间。

            此外,内部审计团队可积极探索其工作方式与信息技术的集合,利用大数据分析、信息系
            统自动化等技术,提升自身的审计效率,为的决策和外部审计的进行提供优质的前提条件。

                 三、大数据时代的协同审计


                 (一)大数据时代下协同审计模式的构建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协同审计工作的目的是满足时代提出的各项发展需

            求,并且该项工作也是提升审计效果和质量的主要方式。基于此,就需要以大数据技术以
            及新型的 PDCA 理论为主,建设完善并且规范的协同审计模式。

                 1. 对于协同审计内容的探究
                 在大数据发展的环节中,要想建设规范性的协同审计模式,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以此确保该项模式的合理性。

                 建设组织架构协同。需要建设上下联动效果良好的审计组织架构,有效地对审计资源
            和要素进行整理,以此达到共享的目的。
                 审计资源协同。建设规范性的审计数据平台,对数据口径加以收集,通过共享审计

            资源来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根据基层审计单位提出的相关要求,合理优化和配置审计
            人力以及审计工具等,定期对基层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性的训练工作,增强协同审计工作
            的一致性。

                 实施审计技术的协同。对于审计技术来讲,其既是做好协同审计工作的主要动力,同
            时还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点。而强化审计人员专业性技术的掌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再者,

            积极的鼓励审计单位对审计技术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及共享,实现审计协同的实质性目的。
            从整体上来看,根据组织架构、审计资源以及审计技术等建设协同审计内容,可以为整个
            环节协同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

                 2. 对于协同审计模式的有效探究
                 当前,要想建设新型的协同审计方式,达到跨空间、时间以及不同审计单位和人员之

            间的审计联动,提升审计质量,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全面地进行探究。
                 建设 1+N 的上下联动性体系。其中 1 是指相关的审计数据平台以及分析部门,其主
            要是由我国审计署统一进行建设的,该项平台不仅仅是一项规范性的数据资源库,同时还

            属于一项审计资源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审计人员库、审计工具库和技
            术库等,为协同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信息化依据。而 N 则是指各项基层审计部门,
            当开展协同审计作业的时候,各项基层审计单位必须以规范性的审计数据平台为主,根据

                                                                                              171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