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My FlipBook
P. 192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财务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财务共享
20 世纪 90 年代 RobertGunn 等人提出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
国蓬勃发展。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新技术让规则导向、重复性
的财务会计工作被机器取代,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多依靠人工智能,这大大提升财务管理水
平。但是,我国大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财务核
算效率低、内部控制主要依靠人工等一系列问题,这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业财税智
能化要求差距甚远。而政府搭载数字技术深化改革也变成大趋势。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中心的特点分析
(一)信息化基础好,广泛推广电子政务系统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办公信息化的基础较好,各级预算单位都在推广电子政务系统。对
于财政预算管理、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国地税管理等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
互通化和标准化,部分模块甚至已达到全国统一管理的程度。统一的电子信息化系统有助
于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前期实现数据初始化,让各个系统实现数据衔接。
(二)信息化意识强,降本增效投入力度增大
自“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的问题,精简机构,引入信
息化系统。对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经济
环境,相关部门认为传统的财务核算和管理方式已经难支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现代化、系
统信息化的需求,不断推动预算单位的资产管理升级。此外,相关部门也在对跨部门的横
向信息系统管理和发展逐步提高投入力度,进行了广泛的资源整合管理,尝试打破各业务
部门间业务相互独立、核算相对分散的格局,以期能提升财务信息协同的效率。
(三)精细化要求高,财务管理职能逐步提升
随着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要求不断
提高。我国和世界经济贸易的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对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急需提高资产核算精细程度。现在政府会计改革已将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
事业单位会计统一为统一会计体系,不断提高财务核算的集中化和标准化,这为行政事业
单位的财务共享提供了制度和管理基础。同时,国家的政策导向是科学的也是符合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步向着真正实现预决算分析、资金管理
和政策管理的管理会计职能不断演进。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