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My FlipBook
P. 194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财务的创新发展

            统管理,业务责任主体不清楚;数据储存分析能力差,缺乏科学有效的数据存储、分析、

            输出的能力。首先,虽然各地行政事业单位都有在积极探索财务共享系统的系统构建,但
            是普遍存在的系统架构问题就是系统架构不够清晰。各个系统层级间的业务边界比较模糊,
            尤其在应用层发生此类问题的概率较高。在财务机构管理系统中,各业务子系统间系统定

            位不够清晰,在子系统与子系统交界处业务逻辑多重构建,数据流程重复、冗余。其次,
            部分财务共享系统底层系统层面因为有强有力的外部供应商支撑,系统构建还相对比较合
            理,但是没有引入明确的系统管理,子系统们各自为战,没有建立各子系统的业务责任主

            体,导致系统使用过程中在一些基础数据配置、流程表单配置等初始化动作相互推诿,执
            行效率不高,这也是属于系统架构有待优化的地方。最后,就是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
            力较差,不少系统因为开始构建的时间相对较早,没有采用分布式的数据存储模型,甚至

            很多数据表结构都是单数据表的形式,导致明明是不同子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混杂在一起,
            检索调用的效率极低,更遑论大数据智能分析了,在对于数据存储、分析和输出的系统架

            构能力构建上面存在明显问题。
                 (四)信息化专业人才少
                 财务共享系统的搭建、维护和日常使用过程是混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财务知

            识的跨学科作业,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财务从业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系统操作
            人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虽然不一定要求每一个使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系统的人员都要

            懂得基础的计算机编码知识,但是基础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能力是不可欠缺的。然而,目
            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是相对来说比较固化和迟缓的,可能目前的人员在财务知
            识方面掌握都比较精通,但是人员流动僵化就导致了对于变化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的不

            敏感,影响了财务共享系统的日常使用和维护。虽然随着国家财政系统对财务共享相关的
            要求逐渐明确,各地行政事业单位都有在不断补充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财务人员,但
            是也只能处理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基础的维护问题,稍微复杂一点涉及底层逻辑和结构以及

            框架搭建的事情还是依赖于外包公司,无形中增大了在财务共享系统中的成本投入,也会
            导致系统维护效率不能达到小时级的响应,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中心实施的路径

                 (一)打破管理边界,降低系统推行阻力

                 1. 加强灵活管理,优化现有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一方面可以满足各地
            区预算资金的管理以及输出统计报告辅以制定决策,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在信息传递中存

            在的失真和错误,为实现现代化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和依据。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在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财务共享系统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对于现有财务管理制度的
            优化。与企业不同的是,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因此,在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财

                                                                                              185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