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My FlipBook
P. 239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为实施投资行为做好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协调;二是事中管理,即根据跟踪管理信息为调整
投资执行计划、修改阶段性目标任务、完善投资管理措施等提供参考依据;三是事后管理,
即通过对投资取得的经济效益的分析为整个投资活动做出客观评价。
(七)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投资决策体系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会受到宏观环境、技术变革、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
业应在投资前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投资过程中及时对投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从
而有效避免投资风险过大。此外,要完善投资决策制度,建立程序化、计划化的投资方式,
严格遵守投资决策流程,避免投资决策中个人主义的盲目投资,对重大投资决策实行少数
服从多数的表决机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能以最高决策者的个人意志为中心,要尊重
市场研究的结果和市场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对投资决策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更新,采取
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减少企业投资中的不可控因素。在新的投资项目执行之前,除了要在
企业内部展开对投资的风险、收益和可行性的讨论与分析,企业还可以通过借助专业的咨
询机构,或者向该领域的专业学者进行咨询,以获得对该投资领域的更多的了解,这样才
能够保证对投资项目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从而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
(八)强化企业投资前的市场调研
通过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投资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强化投
资部门的人员力量。完善的人员配备,需涵盖行业分析、调研对接、设计规划、评估研究、
投资管理等岗位,专职专责,便于对市场进行合理预测、对项目进行有效判断,及时作出
投资调整。同时,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可适当利用一些外部资源进行数据收集和管理,选
用专业调研机构来制定科学的市场调研项目,通过咨询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此更
好地为企业制定更准确合理的调研计划,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
(九)完善投资执行的监督管理
企业监督可以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专业的监督和管理,并给予实时的评价和反馈。
企业监督应贯穿于投资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投前规划、投资决策、投资实施。企业监督应
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通过调整内部审计制度,详细划
分审计工作的职能和职责,有效合理划分工作,可以增强企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不仅如此,还扩大了内部审计的领域,使企业监督进入投资项目的各个环节,能够更好地
反馈监督结果。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其次,完
善对产权代表的监督。产权代表监督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监督机制,所任命的人员可以代
表企业行使权力的意志,并以维护企业利益为中心。最后,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制度。通
过明确监督责任来强化监督效果,减少日常监督工作不彻底。
(十)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
加强企业投资的风险管理,要时刻关注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可以有效防止企业盲目
投资。通过对相关政策的分析,研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发展趋势,可以在宏观上正
230